理论文章

首页 > 理论文章 > 正文

熵减之道:作风建设如何为中煤新集注入“逆熵增”动能

日期:2025年03月24日 09:06 文章来源: 作者:樊春立 点击数:

熵增定律下的企业治理之困

熵增定律揭示了一个残酷的宇宙法则:孤立系统总是趋向无序。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无序”可能表现为管理松散、效率衰减、创新乏力甚至安稳失序。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国家队”,新集公司深谙此理——在煤矿开采、能源保供的复杂系统中,熵增如同无形的沙漏,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生命力。而破解之道,正藏在“作风建设”这一看似传统的管理命题中。

思想破冰:用理论武装对抗“精神熵增”

熵增的起点往往源于思想松懈。公司党委一直将思想建设视为“破熵之矛”,通过构建“四为四主”宣传思想文化体系,以理论武装重塑组织能量场。公司党委创新推行“六学联动”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定盘星”和“指南针”:通过党委中心组巡听旁听、专题读书班、“掌上阅读学”等载体,推动理论学习从“单向灌输”转向“多维浸润”。近几年,公司班子成员领题调研成果直接推动数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学习成果向发展效能的“熵减转化”。

在所属单位,“红色基因”被注入安全管理末梢。各单位党组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编入“三会一课”必修课,并通过推行“5分钟警示教育+党员领学规程”模式,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成为抵御安全熵增的“精神护盾”。这种思想破冰,本质是通过认知升级打破思维惯性,为组织注入“负熵流”。

制度铸锚:以刚性约束遏制“管理熵增”

制度是抵御熵增的“结构框架”。新集公司从三个维度构建制度防线:

三融三强“建机制”:通过融入治理强化领导力,完善党委决策机制,构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体制,明确党组织的权责清单,实现组织、治理、工作、基层的“四融合”,从而提升治理效能。推进业务融合,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建立“五型项目”动态流程和“五星争创”机制,成功立项220余个项目,助力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并荣获行业党建示范案例等荣誉。加强关系融洽,增强凝聚力,创新“五六七”思想政治工作法,开展4000余人次的帮扶活动,深化“四下基层”机制,形成百篇调研报告,建立业务与党务的“三向”交流体系,荣获安徽省思政研究优秀成果奖。该模式被评为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集样本。

纪律约束“划红线”:乙巳春节前,刘庄矿业通过大力纠治“四风”问题专题学习,将《关于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细化为12项具体行为规范,要求领导干部“头雁领飞”时严守“底线”、不碰“红线”。这种“带电的高压线”,有效遏制了节日期间可能滋生的作风涣散问题。

流程再造“疏堵点”:设备维修公司液压班自主研发的ZZ9200立柱拆装一体机,将传统需要多人的拆解工序压缩为双人协同作业,效率提升100%。这背后是“制度+科技”的双重熵减逻辑:既通过标准化流程消除操作随意性,又用技术创新压缩熵增空间。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公司相关单位通过与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等单位的深度交流,将建立起智能化建设与岗位优化的动态模型。近几年的各项数据证明,当定员标准、薪酬激励等制度形成闭环,组织便能从“人海战术”转向“一专多能”。

文化浸润:以价值认同消解“行为熵增”

文化是最高级的熵减工具。新集公司通过三个层面构建“反熵增文化生态”:

安全文化筑基:比如,新集二矿连续安全生产4300多天,设备维修公司一矿综修车间连续8年安全零事故的秘诀,在于将“严、狠、细、盯”四字真言转化为日常习惯。班前会案例教学、随机抽问等“笨办法”,实则是通过重复强化形成肌肉记忆,让安全规范内化为“条件反射”。

廉洁文化塑魂:公司纪委打造的“清廉新集”文化月活动,将作风建设从会议文件延伸到人的眼中、耳中和心中。通过廉洁教育书画展、家风故事会等形式,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还促进了家风与企风的良性互动,为组织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这种文化的浸润,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认同,从而有效消解了行为上的熵增倾向。

亲情文化凝心:利辛矿业实施“五必清、六必访、七必谈”工作法,将安全管理与家庭情感纽带深度融合。阜阳矿业通过安全家书、井口慰问等活动,让“一盘棋、一条心、一家人”的价值认同穿透制度刚性,形成更持久的情感约束。

组织进化:用动态平衡实现“持续熵减”

对抗熵增绝非一劳永逸。新集公司的实践智慧在于建立四大动态机制:

全面审视的系统机制:通过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深化党委与党支部两级任务分工:党委主要负责机制建设、安全文化培育、监督检查及群团协同;党支部则专注于现场管理、“三违”治理、人员排查和基层宣教。强调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推动党政协同、基层一线落实及问题导向,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抓安全,强化班组建设与党员示范,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通过科学理念引领、责任考核、文化浸润等举措,实现“零死亡”目标,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

问题导向的迭代机制:设备维修公司针对电液控阀件检修痛点,研制出综合测试装置,年创效超300万元。这种“发现问题—技术创新—效能提升”的循环,本质是持续的能量输入以维持有序状态。

跨界融合的学习机制:2025年与淮北矿业集团的智能化建设经验交流、与中盐红四方的供应链协同,展现了“开放系统”的特质。“只有打破信息孤岛,才能避免熵增死水”。

先锋引领的示范机制:从液压班李青青班长的“安全隐患零容忍”,到利辛矿业党员突击队破解生产难题,这些“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形成了组织内部的“熵减引力场”。

在熵增与熵减的永恒博弈中锻造韧性

新集公司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作风建设不仅是纪律整肃,更是组织能量的系统再造。当理论武装破除认知迷雾、制度框架抵御无序蔓延、文化基因滋养价值认同、开放创新保持动态平衡,企业便能在这场与熵增的永恒博弈中,锻造出“逆熵生长”的韧性。正如那台彻夜轰鸣的阀件打压试验台,每一次铿锵有力的“砰砰”声,都是新集人以作风建设奏响的“逆熵增”奋进乐章。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