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宗利是安监局驻利辛矿业安监处一名在煤矿安监岗位上默默耕耘多年的安监员。在生活里,他性格温和,总是热心地帮助身边的人,然而,一旦投入工作,他便化身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坚定捍卫者,以专业、执着与奉献,书写着对安监职业的无限忠诚。
言传身教,当好安全理念“播种机”
煤矿安全水平的提升,根源在于职工安全意识的觉醒。为此,他始终将自我提升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投身各类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持续的学习让他在复杂多变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中,拥有了精准把控风险的能力。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同事交流时,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发现隐患的独到方法与实用技巧。结合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他深入剖析事故原因,详细讲解预防措施。每到一处,他都会结合实际情况,提醒大家关注潜在的安全风险,让安全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同事的心中。他还积极鼓励基层单位强化安全自主管理,推动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让安全理念在煤矿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敏锐洞察,当好隐患排查“显微镜”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设备林立,管线错综复杂,安全隐患常常隐匿于毫厘之间。他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日常巡查中,他严格遵循安全检查流程和标准,对矿井的每一个区域、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展开地毯式排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电气设备的线路连接、巷道支护的稳固程度、瓦斯浓度的细微变化,都在他的密切监控之下。哪怕是设备上一个微小的螺丝松动,或是巷道壁上一道不易察觉的裂缝,都难逃脱他的视线。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显微镜”,细致入微地排查着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煤矿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执着有力,当好安全监督“铁面人”
煤矿生产流程繁杂,涉及众多环节和人员,任何一处对安全的忽视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自踏入安监岗位的那一刻起,他便将安全视为不可触碰的红线。安全监督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三违”行为的惩处力度。在面对各类违规行为时,他始终坚守“铁面无私”的原则,严格依规处罚。有一次,他在巡查轨道一石门时,发现807号电机车电瓶四角固定不牢,架空急停开关失效。他当即果断挂牌,责令设备停止运行,并按规定对责任单位进行了严厉处罚。单位负责人找到他,试图以维修人员经验不足且未造成实际损失为由,请求从轻处理。他义正言辞地回应道:“安全事故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次侥幸没出事,不代表下次也能幸免。违规行为必须严惩,这是对制度的尊重,更是对职工生命安全的负责。”他的坚持,让矿井内的“三违”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职工的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刚柔并济,当好矿工安全“贴心人”
尽管在安全监督工作中以 “铁面” 著称,但他并非单纯依靠严厉处罚来推动安全工作。他深知,安全教育对于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章行为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他刚柔并济,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每次递交 “三违” 单后,他都会耐心地与相关人员详细讲解违规操作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他还通过实际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让中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他的努力下,许多曾因违规受过处罚的职工,不仅没有产生抵触情绪,反而对他心怀感激,更加积极主动地按照标准上岗作业。他用严格执法与用心教育,为矿井安全工作添砖加瓦,保障矿井安稳运行,守护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激励着身边每一位同事为矿井安全生产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