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煤矿支护产品制造的新要求,楚源公司以自动化改造为抓手,通过金属锚网翻转码垛、锚杆自动集料上料、焊网机横筋自动供料三大技术攻关,引领矿区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升级。
走进楚源公司新源一车间4#自动焊网机前,橙色机械臂正以精准的节奏完成抓取、翻转、堆码的连贯动作。这套金属锚网翻转码垛系统,将原本需要2人协同的工序压缩至全自动化作业。“过去每捆网片都要人工抬举转运,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堆码效率也难以提升。”新源一车间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项目团队反复模拟试验,最终掌握了柔性抓取定位、最佳运动轨迹、纵横筋交错压岔堆码等关键操作技巧,并写入机器人运行程序,控制机器人循返往复运行,使堆码高度压缩至原高度的2/3,仓储利用率提升40%,年减少人工干预网片堆码2.3万次,真正实现了金属锚网产品码垛无人化作业场景。
在锚杆生产线,12米长的自动集料上料系统正有条不紊地吞吐着螺纹钢原料。这套集自动分选、步进送料、液压传动于一体的装置,彻底颠覆了沿用十多年的传统人工上料模式。“过去两个壮劳力每天要搬运9吨钢材,现在只需轻点控制屏就能完成所有工序。”该车间技术负责人指着新安装的伺服控制系统说。
在3#焊网机作业区,横筋自动供料系统正以每分钟50根的速度精准落料。这套集成工字轮放线、自动调直、气动送料功能的创新装置,成功破解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工艺难题。“传统横筋上料需要3道人工工序,现在完全实现自动化供料。”该车间技术骨干演示着设备的防乱线功能说道。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圆弧导向机构,项目团队攻克了细径钢筋自动转向的技术瓶颈,使单机操作人员由4人减至2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3.2万元,更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
三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楚源公司正以科技创新为笔,描绘着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图景。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革新,从效率提升到模式创新,这场由内而外的科技创新,不仅重塑了生产车间的作业方式,更开辟了矿山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为新集公司“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楚源公司科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