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知识普及教育(五)丨新集救护队:学好应急急救知识 为生命安全“加码”

日期:2025-07-23 文章来源: 作者:司道光 点击数:

“遇到外伤出血,第一步该怎么做?骨折后随意搬动会有什么风险?压缩氧自救器在哪些场景能使用?”7月23日,刘庄救护消防中队开展应急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实操演示、把外伤急救技术、自救器使用等知识宣传到职工耳边,本次活动聚焦五大核心内容,手把手教大家守护生命安全;

一是止血术:直接压迫法适用于小伤口,用干净纱布按住伤口;加压包扎法则通过绷带缠绕施加压力,适合中等出血量;而四肢大动脉出血时,止血带需绑在伤口近心端,快速绑扎、找准位置,且每隔60分钟松解1-2分钟,避免组织坏死。二是包扎急救:头部、手臂、腿部的包扎方法:先清洁伤口,再用无菌纱布覆盖,绷带缠绕时“由下至上、由松到紧”,打结避开伤口和骨头突出处。三是固定术:“骨折后乱搬乱动,可能导致骨折处错位造成伤情加重,甚至损伤神经血管!”固定术的核心是“限制活动”。固定材料不一定是专业夹板,书本、硬纸板、树枝都能临时替代。四是伤员搬运:安全转移有“章法”搬运伤员不是“抬起来就走”,尤其是重伤员和脊柱损伤者。两人担架搬运法让人印象深刻:搬运者保持一致步调,确保伤员身体平直,避免弯腰或扭转。而对轻伤者,单人搀扶、背负等方法虽简单,也需注意观察伤者状态,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加重疼痛。五是压缩氧自救器:特殊环境在煤矿、化工等可能出现缺氧或有毒气体的环境中,压缩氧自救器是“最后一道防线”。自救器的使用步骤:打开外壳、戴好口具、扭动开关供氧、戴上鼻夹、举手示意,全程只需30秒。

应急普及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关乎每个人的生存技能。目前,刘庄救护消防中队已将应急急救纳入常态化宣传,后续还将开展实操演练,让更多人“学得会、用得上”。生命安全无小事,主动学习应急知识,就是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上保险”。让我们一起行动,把急救技能变成“全员技能”,共筑安全防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