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公司《关于做好2025年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中煤新集〔2025〕121号)文件精神,为提升应对复杂水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专业救援队伍与地方应急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4月28日,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中煤新集队与毛集区应急管理局在焦岗湖水域联合开展联合水域救援综合演练。本次演练以“实战化、专业化、智能化”为导向,设置无人机搜救、舟艇编队驾驶、水上快速救援、智能遥控救援艇及遇险人员急救处置五大科目,模拟汛期洪涝灾害场景,检验多部门联动响应机制。新集救护队、毛集试验区应急管理局、毛集区文旅局、焦岗湖景区管理中心等单位参加观摩。
聚焦实战,多科目检验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现场,来自新集救护队的10余名专业救援队员与毛集区应急局、焦岗湖淮上救援队10余名应急力量组成联合指挥部,依托焦岗湖复杂水域环境,开展全流程实战化演练。
无人机搜救环节,1架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对2公里的水域进行立体扫描,实时分析水面异常目标,仅用3分钟便锁定“落水者”位置,利用无人机抛投救生圈进行前期救援,并将坐标信息传输至救援艇。该技术突破了传统人工搜救的视野限制,实现了“空地协同”精准定位。舟艇编队驾驶科目中,中煤新集队驾驶冲锋舟,焦岗湖淮上救援队驾驶橡皮艇快速穿插,完成狭窄水道规避、急流转向等动作,展示了专业队伍对复杂水域的驾驭能力。水上快速救援模拟游客落水场景,救援队员通过抛投式救生圈与救援艇配合,30秒内完成落水人员拖拽与转移。科技赋能,现代化装备提升救援效能。
科技赋能,现代化装备提升救援效能。
本次演练集中展示了多项 “智慧应急” 技术成果。无人机地空协同反应迅速;智能遥控救援艇搭载双推进器系统,最高时速可达18公里/小时,可在3级风浪中保持稳定航行,通过远程操控实现“无接触式”救援,有效降低施救人员风险。“这些装备的应用,使救援响应时间缩短40%以上。”直属消防中队队长朱广利介绍,“例如智能遥控救援艇可同时拖拽3名落水者,而传统冲锋舟需至少2名队员操作,大幅提升了施救效率。”
协同联动,构建“全灾种”应急体系。
焦岗湖作为淮河流域重要蓄洪区,水域面积达4000公顷,最大水深4.9米,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检验应急能力的天然 “考场”。此次演练首次以新集救护队为主,与地方应急力量深度融合,新集救护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毛集区应急局统筹协调地方资源,形成“信息共享、装备共用、力量共建”的联动机制。
以练促战,锻造应急救援铁军。
新集救护队作为国家队之一,近年来积极拓展水域救援能力,曾在2023年、2024年淮南市应急技能竞赛中斩获多项冠军。此次演练中,队员们将矿山救援的严谨作风融入水域作战,展现了“一专多能” 的铁军风采。
此次演练是新集救护队深化“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专业队伍+地方力量+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为应对水域突发事件提供了可复制的“新集方案”。未来,新集救护队将持续与地方应急救援力量优化应急联动机制,为保障淮河流域生态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