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伏以来,面对持续攀升气温与汛期的双重考验,在物资供应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骄阳,脚踏滚烫大地,用“炎”值彰显担当,以青春汗水为安全保供筑堤护航。
龙门吊下,青春臂膀力量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天际淡薄的云层,斜射在刘庄矿业供应站北侧的柏油路面上,刚洒过水的路面,折射出灼目炽热的光,烤得人脸发烫。
上午8:30,仓库库房1#、2#门依次拉开,满载物资的车辆,缓缓驶入库房指定区域。“拉好警戒线!仔细检查吊钩轮、钢丝绳、限位器的完好情况,佩戴好安全帽,做好卸车前的准备工作!”在物资装卸现场,李永生叮嘱作业人员的同时,目光紧盯着每一个操作细节。
此时,龙门吊操作室内,温度计指向38℃。刘明抹了把脸,掌心的汗让操作杆发滑。随着吊钩轮的缓缓落下,链节碰撞的脆响混着窗外的蝉鸣,在燥热的空气中回荡。
“起吊!”,一声嘶哑的指令,吊钩轮缓缓转动,钢丝绳带着金属摩擦的轻响,一点点绷紧。李永生下意识地抬手遮住透过库房顶棚刺眼的阳光,手中的遥控器攥得发烫,视线死死盯住空中来回穿梭的托盘。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在工作服上浸出蜿蜒汗痕。
油脂库房,汗水绽放光芒
午时11:30,油脂库房像个密不通风的铁盒子,温度计红线冲破40℃。一辆满载油脂的货车刚停稳,保管员黄腾龙迅速启动叉车,在“嘟嘟”的轰鸣声,提升货叉、进叉取货、对位放置,动作一气呵成,一桶桶油脂平稳有序地卸下。
针对高温天气,供应站虽然合理调整了作业时间,采取“干两头、歇中间”的措施,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但为满足矿井生产及防汛物资储备的需要,大批量物资集中到矿,导致工作量加大,还是避免不了高温下的“烤”验。
在油脂取样区,保管员段晨旭略显矮小而精干的身影,穿梭于一排排油桶间,标识批次,抽取样品。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流下,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黏在后背上。
“油桶在高温下暴晒久了,不仅会引起油脂挥发变质,还会使油桶变形、老化、破损。所以,油桶必须快速地装卸、抽检、入库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段晨旭边干边对笔者说道。此时,他额头的汗珠如同璀璨的珍珠,闪烁着坚韧与奋斗的光芒。
炎炎夏日,丝丝清凉流淌
“大家快来到会议室吃西瓜了。”午后15:00,矿上工会“送清凉”人员将一批西瓜、矿泉水及防暑降温药品送到供应站。
切开的西瓜瞬间露出鲜红的瓜瓤,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绽开,驱散了暑气;拧开矿泉水,仰头喝上一口,一丝清凉在全身流淌。
慰问现场,工会相关负责人反复叮嘱:“务必把关心关爱职工高温季节的身体健康,摆在至关重要位置,根据气温变化、作业需求等情况,动态调整物资调拨、直供到货时段,严格落实好错峰作业,将物资装卸等重体力作业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给一线职工‘降温减负’”。
“今年公司购买的西瓜又大又甜,吃上一口,感觉浑身凉爽,精神满满!”当将切好的一牙牙西瓜送到职工手上时,验收员汤平东一边吃着甘甜的西瓜,一边满含深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