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阜阳矿业千米井下,在密布如网的监测线缆间,通防区安全仪器监测工技师潘亚林的名字,早已与矿井“安全神经”的精密守护紧密相连。这位34岁的共产党员,以十一载无悔青春扎根生产最前沿,将炽热初心融入每一次精准调试、每一项技术攻坚、每一句安全叮咛,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不平凡的党员先锋形象。今年7月,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潜心砺剑,从懵懂青年到创新先锋
2014年,怀揣着对矿山事业的朴素热忱,潘亚林踏入阜阳矿业,成为通防区监测队的一员。面对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庞杂精密,他没有丝毫畏难。“抓关键、通原理、重现场”,成了他快速成长的秘诀。他深知,唯有深钻细研,方能驾驭这些矿井安全的“千里眼”与“顺风耳”。2017年,他凭借出色表现入选集团第四届“乌金蓝领”培训班,并以“优秀学员”身份载誉而归;2023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他又走进集团第二届“青马工程”培训班,思想淬炼与业务精进同步提升。
持续的钻研结出了丰硕的创新之果。他敏锐洞察矿井开采深度延伸、工作面增多带来的监测监控新挑战,以党员的责任感主动迎难而上。十一年间,他深度参与矿井“一通三防”关键工作,先后诞生10余项闪耀着实践智慧的创新成果。每一项“金点子”的落地,都是他对系统可靠性的极致追求,为杜绝瓦斯超限事故、确保监测数据百分之百准确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堡垒。
安全至上,以严苛标准守护生命防线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句在班前会上被潘亚林反复强调的箴言,是他刻入骨髓的安全信条。作为一名安全仪器监测工,他深知毫厘的偏差可能意味着无法挽回的灾难。工作中,他视安全规程为铁律,每一次操作都力求精准规范,坚决杜绝“三违”行为。他不仅自己做到“万无一失”,更将安全意识的火种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他用过硬的技术实力诠释安全,更用执着甚至略显“严苛”的态度去感染、去警醒,让“安全第一”从规章条文真正内化为团队共同的思想根基。
薪火相传,匠心凝聚团队战斗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作为集团优秀创新工作室的核心成员,潘亚林深谙团队力量之于矿山安全的重要性。他积极响应公司“名师带高徒”号召,将个人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每月按要求授课,他系统梳理理论、剖析规章制度、结合现场案例,致力于为工友们“补齐短板”。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监测新锐快速成长,整个监测队的业务素养和应急处突能力显著提升,锻造出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监测尖兵队伍。
克勤克俭,涓滴汇流彰显党员本色
在潘亚林心中,“以矿为家”绝非空洞口号。他对矿上的每一台监测设备都视若珍宝,精心维护保养。看到损坏的设备部件,他心疼不已,利用大量业余时间钻研修复技术,变废为宝。经年累月,这份始于责任、成于匠心的节俭习惯,竟已累计为矿节约材料成本逾200万元。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爱企如家、艰苦奋斗的纯粹本色。
从2014年青涩入矿,到如今成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的中流砥柱;从一名普通技工,到身披安徽省煤炭行业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金牌员工”、“国投集团技术能手” 等多项荣誉的优秀技能人才,潘亚林的成长轨迹清晰而坚实。然而,耀眼的荣誉从未改变他扎根一线的质朴本色。如今,他依然如初,昂扬奋战在监测监控的最前沿阵地。
千米巷道深处,潘亚林以十一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矿井安全的生命线,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矿山共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先锋形象。他的事迹,是阜阳矿业安全堡垒上一块坚实的基石,更是激励全体矿山人砥砺奋进、守护矿工生命安全的一面鲜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