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中煤新集公司:智驭煤海 数启未来

日期:2025-05-15 文章来源:科创中心 作者:朱正巧 点击数:

“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结合企业高质量发展实际,持续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应用,善于运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来应对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挑战。我们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近日,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根在数字化转型推进会上表示。

在中长期能源安全保障与煤炭产业技术革新的战略背景下,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前沿数字技术为突破口,以AI+5G+工业物联网驱动智能煤矿建设,全力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煤炭企业,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集方案”。

智慧运维:地面指挥的“千里眼”

走进新集一矿集控中心,巨大的数字孪生屏幕上,井下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设备的实时数据如星辰般闪烁。操作员轻点鼠标,230805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即刻响应,在AI算法的精准控制下,滚筒以最优角度切入煤壁,乌金如潮水般涌向运输系统。综采队队长凌彭斌指着屏幕介绍:“通过‘三机协同+远程集控’系统,采煤机自主规划截割路径,支架自动跟机移架,运输设备智能调速,真正实现了‘地面采煤’的梦想。”

在新集二矿地面集控中心,值班员童蓓蓓轻点“一键巡检”按钮,26个固定车间硐室的实时画面即刻呈现。“红外热成像仪精准捕捉电机温度异常,AI算法自动生成诊断报告,97.1%的车间实现自动化监控,92%的岗位撤人减员,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超800万元。”他指着大屏上的数据说道。

智能开采:数百米井下的“数字矿工”

刘庄煤矿东翼回风大巷盾构机作业线取得了圆满成功,刷新了国内煤矿领域开挖直径6.03米,转弯半径最小纪录。“这台‘钢铁巨龙’搭载了5G+UWB精确定位系统,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远程操控,过去岩巷掘进需要50人协同作业,现在只需6人操控,单月进尺最高371米,效率提升3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张瑞表示。巷道内近百个AI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捕捉顶板位移、气体浓度等数据,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0秒内。

在口孜东矿-976米的中央变电所,无轨胶轮式巡检机器人正对高压柜进行“体检”。搭载的超声波探测器可识别0.1毫米级设备形变,热成像模块将温差监测精度控制在±0.5℃。“过去需要4人24小时值守的岗位,现在完全实现无人化。”该公司智能化专班主任桂久超介绍,通过近5000个视频监控点和AI违章识别系统,中煤新集公司已构建起覆盖“采掘头面-运输系统-灾害治理”的全场景智能安防网络,违章行为抓取效率提升60%。

未来图景:能源革命的“新集答卷”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中煤新集公司一批智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

“三业协同智能管控中心将在2025年底建成后,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墙上,将集成展示煤炭产量、电厂负荷、新能源发电量等12类关键运营数据。AI决策中枢可根据产能、综合成本、机组效率等参数,综合分析‘产-运-储-销-用’链条的衔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策略,指导业务高效协同发展,原料调度效率提升40%,库存周转率提高25%。”集控中心主任负责人介绍道。

“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正在逐步落地,2025年底将实现综合办公系统91%自主可控替代,新建智能采煤工作面远程控制率超80%。”公司首席工程师胡家龙信心满满地说。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中煤新集以“减人、增安、提效、转型”为目标,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攻克复杂地质下智能开采难题。 从智能采掘的机械轰鸣,到智慧电厂的数字脉动,中煤新集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书写着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壮丽篇章。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新集人正以数智化为翼,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目标振翅高飞。

原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5年5月12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