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刚过8点,设备维修公司一矿机修车间室外支架检修现场就已经热浪滚滚。天上的云朵都被晒得缩成了团,阳光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地面倾泻而下,炙烤着裸露在工作服外的皮肤,火辣辣地痛。
与日“蒸”锋
“大家再加点紧,争取在10点前把这10架支架顶梁的管接件和胶管全部安装完成,不能影响了下一步的组装”支架班班长高华林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给大家鼓着劲。被太阳灼得发红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工作服早已经被汗水湿透,像水洗一般紧紧地贴在身上。
为避开高温时段,车间按照公司要求,规定室外作业人员必须在10点以后撤到室内。为了保证检修进度,班组对作业时间进行了调整,大家在早上6点时,便开始了检修工作。
管接件与胶管的安装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地吃力。因为接口并不是全设在设备表面,有时还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你看这边,职工胡小波为了安装顶梁下面的一个管接件,整个手臂伸了下去才勉强够得到。他的脸已经紧贴到了晒得滚烫的顶梁上,烙得龇牙咧嘴。汗水滴到铁块上,转瞬就变成了水蒸气消失不见。
再看那边,张书永用撬棍将千斤顶撬开,李䘵半蹲着,斜着身子吃力地打着U型卡。闪亮亮的阳光射得他几乎睁不开眼,地面升腾的热气蒸得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张书永的工作服不知道已经被汗湿透了多少回,背上、大腿、胳膊处都结满了盐霜。U型卡打好后,张书永一手扶着撬棍,一手扯着衣领擦了一把汗,咕嘟咕嘟地喝完了一整瓶被太阳晒得发烫的矿泉水,又投入到检修之中。
避暑有“方”
为了遮挡太阳,防止中暑,大家挖空了心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职工金超将草帽的帽檐挖下来,套在安全帽上,果然阴凉了许多。党员刘中保将湿透的毛巾搭在头上,再戴上安全帽,湿毛巾的水分蒸发也能带走不少的热量。
副班长朱珊珊放了个“大招”,将暂时不用的行车移到正在检修支架的职工头上,庞大的行车为安装管件的几名职工挡住了火一般的太阳,使他们获得了短暂却宝贵的阴凉。
“来,大伙都来喝一杯冰凉的绿豆茶,早上烧好在冰柜里冰镇的,解解暑”安全员沈文礼用大钢筋锅端来一大锅绿豆茶。场地的职工围拢过来,将冰凉的绿豆饮盛到杯子中,大口大口喝着,一股凉意顿时传遍全身,驱散了难耐的酷热。
“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公司正在想方设法采购移动式遮阳棚,到那时,我们就不用顶着大太阳干活啦”沈文礼兴奋地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奥吼,那就太好了,这才头伏,太阳都快把人给烤干了呢。来,我们干一杯,庆祝一下!”职工王中强举起了手里的杯子,做了个干杯的手势。大家顿时笑成了一团,忘记了室外的暑热。
“汗”卫生产
当笔者走进铆焊班的作业厂房时,一股热流夹杂着焊烟的味道扑面而来,室内并不比室外凉快多少。各个工位上都是弧光闪闪,烟尘净化装置嗡嗡地响着,让本来就燥热的环境变得更加让人心烦意乱。切割作业工位上,红红的火焰呼呼地喷在待修设备上,坚硬的钢铁很快变得火红闪亮,像是随时会流淌下来一般。切割下来的火花喷涌而出,就像节日里绽放的礼花。操作人员身上穿着长袖工装,防尘口罩、电焊手套、脚罩等劳保用品将他们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露在外面的脸庞被火焰映成了红色,就像刚出老君炼丹炉的孙大圣一样。
职工老宋正在修复采煤机滚筒,他弯着腰,努力保持乙炔割炬火焰在工件表面缓慢而平稳地移动。汗水雨点般地从他的脸颊上滚落到炽热的工件上,滋滋作响。他的工装从头到脚都已湿透,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钻出来一样。脚边切割下来的铁块还在不停地冒着烟,有的还带着火苗。灼热工件和火焰的炙烤、加上闷热的环境以及厚重的防护,使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宋有点气喘吁吁。但为了确保切割的精准,他仍然全神贯注地紧盯工件,平稳地操作着割炬,直到将一个损坏的截齿座完全切割下来,才直起身活动一下酸痛的脖子。
电焊工吴明星一口气焊完四件支架脚踏板,才站起身。他取下电焊手套,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解开工作服衣领,对着大功率风扇的强劲风流使劲吹着。仿佛要把风全部灌进热气腾腾的衣服里,驱赶走身体的燥热。
“这身体都成筛子了,水刚喝进去就变成汗淌出来了”吴明星端着杯子打趣道。
“最近为了抢一矿支架检修结构件这批急活,大家都铆着劲拼命干,天气是热了一些,可班组里的职工都憋着一股劲,谁也不愿因为结构件检修进度而影响整体检修进度。”班长邱国刚边擦汗,边向笔者介绍。
没有半句豪言壮语,但是设备检修人那种拼搏与担当的作风,新集人自带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却饱含在朴实的话语中。那些被汗水浸透又风干的工装,印着盐霜的脸颊,那一双双专注眼神,共同勾勒出这个火热盛夏最动人的一线剪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凡人之躯对抗着烈日的“烤”验,高温的“煎”测,保障着矿井能源供应。用如雨的汗水为更多的人换来夏日的清凉。
此刻,无需更多赞美的辞藻。我只想说:在这个滚烫的季节里,“暑”你最美,劳动最美,奋斗者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