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矿业:以“含绿量”淬炼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日期:2025-06-23 文章来源:阜阳矿业 作者:高闯 点击数:

如何让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多年来,阜阳矿业以建设和谐和美矿山”为愿景,推动青山守护”与乌金开采”同频共振,通过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绿色转型实践,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绿”而行,擘画生态高颜值

深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布局,阜阳矿业将生态优先理念嵌入发展全链条,系统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提升工程,让绿色成为矿山最鲜明的底色。

生态修复筑牢绿色基底。该矿实施煤场全封闭改造工程,对大型储煤棚、智能冲尘系统、立体煤尘防护网进行一体化升级;持续开展后厂区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矸石场地3800平方米生态复垦绿化全覆盖,清运固废杂物4万余吨;在工广区域栽植桃树2000余株,匠心打造福禄岛富贵岛平安亭”等20处微景观节点,构建起矿在园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格局。目前,该矿绿化总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绿化率超30%。

清洁环保系统提质增效。为解决冬季井筒防冻、建筑采暖、夏季供冷及全年洗浴用水需求,该矿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矿井乏风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年减少燃煤量约1.35万吨,削减烟尘排放422.9吨、二氧化硫排放53.9吨、氮氧化物排放22.01吨。

水资源循环利用形成闭环。该矿建有矿井水处理站与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澄清、过滤工艺,设计日处理能力2.14万立方米,处理后回用于防火灌浆、井下消防、储煤场降尘及绿化等场景。通过实施中水回用深度改造,月削减地下水使用量5万吨,年节水达60万吨。

降碳与绿色发展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该矿党委书记苏正江表示,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色矿山,既是践行现代化生态矿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国企奉献社会、惠泽地方、造福员工'担当的生动诠释。”

绿于心,构筑幸福暖家园

秉承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理念,阜阳矿业从生活品质精神文化到工作环境,构建全维度职工幸福体系,让矿山成为职工的幸福家园”。

“民生工程”作为提升生活质感的有力抓手该矿打造504套一室一厅”标准化安居房、公寓化职工宿舍,配套建设含健身房、棋牌室、科技图书馆的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以及灯光篮球场等设施。夏季定期举办露天卡拉OK、周末露天影院,为职工提供减压与才艺展示平台。

聚力关爱保障工程,该矿常态化开展扶危济困、全员健康体检、大病医疗救助、医疗互助保障等行动,同步推进节日慰问、文化惠民、集体生日、退休欢送等民生实事。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关爱工程,将温暖延伸至每个角落。

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年来,该矿完成工广区域4.6万平方米沥青道路改造,新增标准化车位180个;投资200余万元升级公寓楼招待间、职工餐厅及宿舍设施;建设可容纳200辆电动车充电的智能停车棚;推进井下制冷系统升级改造,使工作面温度平均降低10℃以上,显著改善作业环境。

企业是职工的心灵归属地。”该矿工会负责人我们将持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构建科学薪酬体系,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拓宽人才发展通道,以共建共享理念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绿”谋进,激活智能新引擎

阜阳矿业将绿色开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在生产方式革新、智能化装备升级等领域开展前沿探索,让"智慧之花"绽放于千米井下。

数字生态构建智能中枢。矿集控中心部署24块智能大屏,实现生产调度与监控执行的一体化协同,成为兼具技术支持、生产指挥、决策分析功能的智慧中枢,代表国内一流矿井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托WiFi6/5G技术,构建运行一大脑、矿区一张网、数据一片云、资源一视图、生产一平台、管控一中心六个一智能生态体系,实现全领域数字化赋能。

装备升级引领高效开采。该矿在华东地区率先应用7米大采高智能综采装备,撑起智能开采新高度;掘进工作面推广综掘机+液压锚杆钻车+自移机尾高效作业模式,配套单轨吊运输、智能充填等工艺。如今,回采工作面作业人数从600人精简至180人,掘进队伍从80人降至60人,形成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发展路径。

技术攻关破解深部难题。聚焦安全、效率、效益核心领域,该矿推进煤矿智能化开采与地温灾害治理、切顶卸压护巷技术、危险气体巡检机器人等项目攻关。其形成的千米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成套技术”使巷道失修率降至3%以下,巷修队伍从4000人缩减至300人,吨煤成本从580元降至440元,成为全国同类矿井可复制的技术典范。

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既要表绿’,更要深绿’。该矿矿长王多浩介绍,企业将坚定不移走装备精、用人少、效率高”的智能发展之路,以绿’谋进、提智”增效,让绿水青山底色更鲜亮、金山银山成色更厚重,书写企业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