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评论员文章|亮剑“三无三惯”筑牢安全根基

日期:2025年08月14日 15:26 文章来源: 作者:王多浩 点击数:

安全,是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与不可逾越的红线,紧密守护着万千职工的生命及家庭幸福。在煤矿复杂的生产环境中,“无知、无奈、无畏”的“三无”思想与“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三惯”行为,如同隐藏的“定时炸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根基。向“三无三惯”亮剑,核心在于斩断“三违”根源,关键是压实安全责任,这不仅是对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整治,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企业长治久安的守护。

思想破冰,以“零容忍”斩断“三无”根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三违”往往源于思想松懈。“三无”思想背离安全责任、漠视规程纪律,堪称“三违”行为的总开关。

无知的“三违”,暴露能力短板与责任缺位,是“三违”的源头祸水。部分职工现场风险辨识能力欠缺,既因专业素养不足,也因责任意识淡薄,将“凭经验干活”当作“老资格”,把“简化操作流程”视为“高效率”。这种对安全知识的匮乏、对操作标准的模糊,使“无知”成为“三违”直接诱因:每次“不懂装懂”的违章,都是拿生命冒险;每次“想当然”的操作,都在为事故埋下隐患。

“无奈”的“三违”,考验管理智慧与温度,是“三违”的隐形推手。要坚守“管严要有章、管细要有道”原则。严管的关键在于“责任清晰、层层传递”,而非“一竿子插到底”的越位管理。管理层若越过区队、班组直接向一线发号施令,虽看似重视,实则打乱“矿—区队—班组”的责任链条,导致基层主动管理意识丧失,滋生违章土壤。细管的重点是“抓大放小、留足空间”,不是“事无巨细、包办一切”的“保姆式管理”,否则会使区队沦为机械执行的“木偶”。管理如同修剪树木,要剪掉杂枝,也要给枝叶生长空间,让基层在有道管理中激发主动管理活力。

“无畏”的“三违”,如同安全生产中的烈性炸药,针对那些“胆子大、肆意妄为”的违章者。一些职工把“违章未出事”当作炫耀资本,将“制度红线”视若无物,甚至觉得“按章办事影响效率”。这种心态早已为事故埋下伏笔:总认为“倒霉事不会轮到自己”,却不知重大事故由无数微小违章积累而成;每次侥幸都是给炸药添燃料,每次投机都在拉动引信,当微小违章积累到临界点,一点火花就能引发灾难。

思想转变需落实在“反三违”自觉中。作业前思考“是否符合规程”,变“无知”为“有知”;发现违章反思“我的责任在哪”,让“无奈”转为“有序”;面对风险自问“后果能否承担”,使“无畏”变为“有畏”。只有思想上绷紧“反三违”这根弦,行动上才能切实压实安全责任。

行为重塑,以“零松懈”摒弃“三惯”积弊

“三惯”行为的可怕之处,在于其“习惯性”背后隐藏的“三违”温床属性。“看惯了”违章操作,便对他人“三违”视而不见;“干惯了”简化流程,将自身“三违”当作“常态”;“习惯了”侥幸心理,在“三违”边缘不断试探。这些“习惯”本质上是责任意识淡化,致使“反三违”防线松动。

重塑安全行为,要以“反三违”为核心,在责任落实上“零松懈”。“干什么学什么”应聚焦“反三违”技能:借助智能培训平台解析“三违”典型案例,利用VR技术还原事故瞬间,让职工看清“习惯性违章”的致命危害;依托专业实训基地模拟高风险作业场景,使“按章操作”成为肌肉记忆,“风险预判”成为条件反射。“缺什么补什么”要瞄准责任短板:区队建立“三违”自查清单,明确“谁检查、谁记录、谁整改、谁复核”,实现闭环管理;班组推行“互保联保”机制,做到“身边人盯身边事、同班人管同班岗”,将“反三违”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

培训旨在让“责任”成为“反三违”的驱动力。通过事故警示教育,让职工算清“三本账”:算清“个人账”,一次违章可能使人失去健康甚至生命;算清“家庭账”,一次“三违”可能让家庭破碎;算清“企业账”,一次事故可能让企业多年努力付诸东流。只有让“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成为全员共识,才能使“三惯”行为失去生存土壤,让“反三违”成为全员自觉行动。

制度护航,以“零折扣”扎紧安全笼子

“三无三惯”的滋生,常与“三违”整治的制度漏洞、责任缺失相关。如果制度成了“稻草人”,考核成了“走过场”,“马虎”就会有生存空间,“凑乎”就会有蔓延土壤,“习惯违章”就会有侥幸心理。扎紧制度的笼子,“三无三惯”无处遁形,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为“反三违”提供“零折扣”保障。要完善“反三违”制度体系:明确“三违”界定标准,细化“一般违章、严重违章、恶性违章”的具体情形,消除“模糊地带”;细化区队自主管理权限,既给予“基层主动作为的空间”,又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使基层“管得合理、严得有据”,破解“想管怕越位、不管担责任”的困境。要压实责任链条:推行“三违”责任倒查机制,从“违章者”追溯到“班组长”,从“操作岗”查到“监督岗”,从“区队管理”溯源至“职能科室”,让“谁违章谁担责、谁失察谁负责、谁包庇谁追责”成为铁律。

监督问责是“反三违”的有力武器。杜绝“检查走过场”,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三违”,让侥幸者无处遁形;强化“问责不手软”,对“三违”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整改一起”,让“三无”思想付出代价,让“三惯”行为受到惩戒。通过构建“区队日查、科室周查、矿月查、专项督查”的监管网络,用制度刚性倒逼责任落实,让每位职工明白:“三违”面前没有“特殊人”,责任不分“内外岗”,制度红线不可触碰,安全责任不可推卸。

敬畏铸魂,以初心使命守护安全长效

亮剑“三无三惯”,说到底是一场对“敬畏”的坚守。敬畏生命,方能懂得“安全为天”的分量。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逆、不可重来,守护职工生命安全,就是守护家庭的幸福、企业的未来。敬畏岗位,方能扛起“在岗必尽责”的担当。“在位一天、干好一天、担责一天”不是口号,而是“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行动;敬畏职责,方能践行“尽心又尽力”的承诺。安全生产是系统工程,从管理者到操作者,每个人都是安全链条的一环,唯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让链条坚不可摧。。

“有所畏才能无所畏,有所畏才能有所为。”当敬畏生命成为共识,“三无”思想便会失去市场;当敬畏岗位成为自觉,“三惯”行为便会无立足之地;当敬畏职责成为常态,安全防线便会固若金汤。广大干部职工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安全意识融入每一次操作、每一个决策,让“不安全不生产”成为铁的纪律,让“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成为行动自觉。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反三违、强责任”永远在路上。向“三无三惯”亮剑,必须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让我们以“零容忍”态度反对“三违”,以“钉钉子”精神压实责任,筑牢思想防线、规范操作行为、扎紧制度笼子,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企业长治久安不懈奋斗!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