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 全面提质增效

日期:2025-03-07 文章来源: 作者:武周 点击数:

新集公司认真践行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围绕构建煤炭、煤电、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促进价值创造,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2024年,多项指标实现较预算或同比双增长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煤电和新能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运行实现量质齐升

优化生产组织,生产质效稳步提升

新集公司围绕布局调整、组织优化、煤质提升等工作,运用系统观念,加强生产统筹,确保稳产高产优产。优化生产布局持续开展一优三减,确保生产布局集约、系统运行高效,实现一井一面一井两面的生产布局。理顺灾害治理和采掘接续关系,形成多采区接替局面,实现生产接续平稳有序。强化生产组织合理调控工作面回采进度,确保各环节衔接有序。板集煤矿2024年克服工作面因地质构造复杂提前收作的巨大困难,超计划完成商品煤80万吨,较好实现集团公司稳中有进的工作目标。

推广四新应用充分发挥四新保安、提质、创效作用。刘庄煤矿盾构机掘进作业线,创造了两淮地区断面最大、转弯半径最小、弯道进尺最高纪录;新集一矿首次在两淮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功应用切顶卸压+柔模墙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实现了矿井单翼煤层采区连续回采。加强电力生产管控严控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采用深度调峰等方式保证机组长期在网运行,为抢发电量创造条件,公司在运电厂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逐年增加。2024年度发电量129.7亿千瓦时,创建企以来历史新高水平

加大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成果突出

新集公司坚持安全、智能、绿色、高效发展方向,持续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以科技创新催生企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发展。组建深井矿压治理、水害防治、瓦斯防治、煤矿智能化技术攻关团队,建立公司科技创新奖励制度,设立年度5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激励基金,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年度研发投入强度预计提升至3.33%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重大灾害治理开展技术攻关。在板集煤矿开展多通道、高承压近距离松散层水与底板灰岩水立体协同防控技术研究,通过地面区域治理,形成了地面++帷幕拦截、井下钻探验证的水害治理模式,实现复杂水文条件下两个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开展了深部突出煤层井上下联合区域防突技术研究,通过地面L型井压裂区域抽采与井下普钻局部治理相结合,实现新集二矿深部强突煤层瓦斯的有效治理。在口孜东矿开展千米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形成了强支-改性-卸压的三主动协同控制技术,在矿井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板集电厂二期智慧电厂建设方案全国领先,并成功投用国内首台套电力虚拟DCS控制系统。

深化改革攻坚,治理效能持续提高

新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关于改革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聚力推进专项改革任务入围双百企业名单,制定双百行动重点改革任务举措,坚持严督实导,高质量完成当年阶段性任务,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双百企业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截至2024年底完成改革任务70%以上,基本完成改革主体任务。

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陆续对公司章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工作规则等进行了修订,建立了以一章程、一办法、三规则、五清单、一手册、一汇编为主要内容的“113511”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提质扩面在经理层全面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基础上,在总部职能部门、所属子企业和分公司的管理人员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截至目前,公司各层级管理人员452人签订相关契约。围绕新产业人才需求大、煤炭主业引进难等问题,积极面向社会开展人才招聘工作;2024年共计招聘600人,为电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和煤炭产业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深化三业协同 企业转型稳健有力

新集公司立足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统筹把握机遇与挑战,按照稳煤、扩电、拓新思路,构建煤炭、煤电、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逐步从煤炭企业转型到综合能源企业,实现煤炭与电力两大板块协同互补。

按照以煤炭产能确定煤电规模原则,合理确定煤电装机规模,同步推进4个煤电项目建设。所属板集电厂二期项目已20249月份双机投运,较计划提前1个月投产其中4号机组从并网发电到一次性通过168小时试运仅用20天,创造安徽省同类型新建机组最好水平。所属上饶电厂、滁州电厂于20243月份开工,六安电厂于6月份开工,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均可控在控

同时,持续加大力度推进煤电配套新能源项目的全面落地,加快建成碳排放管控风险对冲机制。结合新能源项目短平快的特点,多点开花,各个击破,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做实前期工作深度,精选优质项目资源。截至2024年底,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170万千瓦。

2025年,新集公司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改革提升、转型发展、经营管控等工作,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推动煤电、煤炭、新能源三业协同新格局高质量发展。

原载于2025117807期《中国中煤》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