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矿业:智慧矿山的“星光接力”

日期:2025-06-15 文章来源:利辛矿业 作者:杜浩 点击数:

在清晨的薄雾中,利辛矿业迎来了新的一天。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智慧调度指挥中心的LED幕墙上,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如星河般璀璨,拉开了这座矿山智能化变革的序幕。

从“黑领”到“白领”工作场景的颠覆性变迁

综采调度员宋明龙在采煤队干了大半辈子,曾见证过传统移架作业的艰辛:“以前移架时,煤尘就像漫天雪花,呛得人睁不开眼睛,支架都是工人操作扳手一架一架往前移动。”如今,他对着屏幕点点鼠标,支架就能自动移好。年轻技术员赵帅帅调出的井下视频显示,支架自动跟机速度比支架工操作更快,且实现零误差,展现出智能化作业的高效与精准。

机械化队主胶带皮带司机张启明,对过去的井下工作记忆犹新:“井下是轰鸣的机械、漫天的煤灰,耳朵被震得嗡嗡响,脸永远洗不净,工作服沾满油污。”如今,他身着整洁工装,坐在宽敞控制室里,通过远程系统操控井下皮带运输机,“现在坐这儿喝口茶就能完成任务,安全又舒坦”,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10KV高压变电所内,智能可视化系统承担着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以及判断设备故障位置等日常工作。该矿机电信息化办公室技术人员方振杰介绍:“以前三班倒,现在除了早班检修其余都是无人值守”,智能化让工作模式更加高效便捷。

这些变化都源于利辛矿业的智能化革命。利辛矿业矿长在智慧调度指挥中心的采掘全景图前介绍,“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一朵云”的架构,让矿井有了“智慧大脑”,为矿山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马工程”人才传承与技术创新的引擎

在矿井内部OA里,通防区高琼激动地发现自己进入“青马工程”学员推荐表。这项由公司推动的人才培养措施,比设备升级更引人注目。利辛矿业党委书记杜星,在王庆帅劳模创新工作室内表示:“智能化并非仅仅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人与技术的和谐共舞。公司通过‘青马工程’培养出更多技术精英,他们不仅要能够操控智能设备,还要能够领导团队攻克难关。”王庆帅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取得4项国家专利,更独创“三维实训法”培养出9名高级技师,技师5人,班组高级技工占比达47%。

许富强所在的综掘二队,是上一代“攻坚者”的代表,曾有公司系统“先进科区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此奋斗。矿长贺恒在视频连线中感慨:“我们那一代人是靠着勇气和拼搏闯荡世界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能够使用高科技进行采煤工作,这传承棒交接得非常出色!”许富强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将这份“传承密码”发扬光大,带领团队在智能化采煤领域再创辉煌。

数字浪潮中的“安全盾牌”智能系统守护矿山安全

深夜,井下-735米中央变电所突然警报大作,智能可视化系统将热成像画面同步传回地面,及时发现3号高压柜绝缘层的微小裂纹。该矿机电矿长表示:“放在以前,这类隐患得等定期检修的时候才能发现,现在智能可视化系统直接就把隐患给揪出来了。”高压供电绝缘预警、钢丝绳芯胶带监测等“黑科技”,就像给矿井装了“透视眼”,让安全防线坚如磐石。

去年新分大学生司耀斌对矿井未来充满期待:“下一步,我们要让安全数据‘活’起来,实现风险动态预警、隐患自动生成。智能化的终点不是机器取代人,而是要让矿工能够在工作与生活中充分感受尊重、拥有体面——不再被粉尘与噪音裹挟,不必在高强度风险中挣扎,而是以智慧驾驭技术,用从容取代疲惫,让每一份劳动都闪耀着光芒。”

利辛矿业的智能化变革,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的变革。从传统的“黑领”作业到智能化的“白领”操作,从设备的升级到人才的培养,从隐患的被动排查到安全的智能守护,在数字浪潮中勇立潮头,书写着新时代矿山的传奇。在这里,科技与汗水交织,传承与创新并存,为矿山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