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丨以绿为笔,绘就能源新卷

日期:2025-03-27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新集公司的生态答卷与人才诗篇

春山可望,绿意如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当春风拂过安徽淮南的舜耕山麓,新集公司这座曾以“新集速度”创造行业神话的能源企业,正以系统化生态治理体系书写绿色转型新篇章。公司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2023年成立资源环境部实现生态修复与环保业务有机融合,通过《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等6项专项制度构建制度闭环,在1092平方公里井田上演绎着现代版《天工开物》——将科技创新化作铁锹,把生态理念育作良种,让人才成长为根系,在华东大地种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参天巨木。

矿山披翠:从黑色伤痕绿色诗行

生态修复的工笔画

面对采煤沉陷区治理难题,新集公司创新“边开采、边治理+先搬后采”组合拳。近四年累计投入38亿元,治理沉陷区7962亩,其中复垦耕地3692亩,打造出刘庄矿业湿地公园、新集二矿东湖西湖等生态地标。特别在矸石山治理中,通过煤矸石回填、植被重建等工艺,将308.8亩废弃场地转化为栽种12000余株树木的生态公园,实现“芃芃黍苗,阴雨膏之”的诗意重生。

资源循环的辩证法

公司构建“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体系: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100%,既作为道路基石又用于西淝河大坝加固;矿井水经“超滤+纳滤+反渗透”三级处理,7200m³/天处理能力使出水指标优于地表水I类标准;创新实施板集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年产工业盐及水处理药剂,年节省外购费用超千万元,演绎工业文明的生态觉醒。

智能矿山的未来图

当5G信号穿透千米岩层,当新集一矿、新集二矿分别通过省级智能化煤矿考核验收;并建成了7个智能化采煤面、7个智能化掘进面、2个智能化变电所,传统矿山的“黑金”叙事已被改写。井下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全年减员约 100 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创历史新高,恰如《考工记》所言:“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电力焕新:从碳锁重链清流奔涌

超净排放的攻坚战

近两年环保投入超2亿元,其中板集电厂投入3174万元完成1#2#机组超净改造,排放指标达烟尘≤5mg/m³、二氧化硫≤25mg/m³的行业标杆水平。创新采用“矿井乏风余热利用+燃气锅炉”组合供热,淘汰21台164蒸吨燃煤锅炉,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万吨,让“黑烟囱”成为历史记忆。

能源结构的交响曲

在舜耕山下,风光荷充一体化系统正奏响新能源乐章:2855片单晶硅组件与景观风机交相辉映,构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清洁矩阵。更规划2026年实现煤电与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利辛南部风电场即将续写“风光”故事,碳资产管理体系培育新增长极,践行《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的生态智慧。

碳足迹的文明刻度

从《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报告》的顶层设计,到吨煤综合能耗五年下降26.8%的实践突破,2023年,还投入6000多万元建设新集二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年减排CO₂约34.5万吨。新集公司用数据诠释责任。连续七年蝉联“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如同在时光卷轴上镌刻下“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奋斗印记。

人才育林:从栽梧引凤蔚然成荫

绿色基因的传承者

2024年盛夏,近200名大学生走进新集能源的创业史展馆。这个创纪录的入职规模背后,是“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的人才磁场。公司独创的“结对培养”“实战锻炼”机制,让青年才俊如同矿区新植的树苗,在煤炭、煤电、新能源的沃土中舒展年轮。

党建红线的育苗圃

“三位一体”融党建机制培育出独特的企业生态:党员先锋队攻克水害治理科研项目,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孵化7项省级科技成果,24项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创历史新高。15个示范党支部如同生态修复中的“先锋树种”,让“红色根系”深扎绿色发展土壤。

人文关怀的润泽雨

从“职工公园”的九久观景台到集体生日会的烛光,从健康监护档案到“最美矿嫂”评选,新集能源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真谛。年投入233万元的疗休养制度,1734名困难职工收到的暖心慰问,恰似春风化雨滋养人才森林。

青山不负,未来可期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新集公司的绿色画卷仍在延展:开工后的利辛县南部风电场项目将续写“风光”故事,碳资产管理体系正培育新的增长极。正如欧阳修所言:“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新集这个将“植树节”精神融入血脉的企业,正在用科技之犁开垦生态沃土,以人才之泉浇灌希望之林,为新时代能源革命写下最生动的注脚——在这里,“绿色”不是标签而是基因,“发展”不是索取而是馈赠,“未来”不是远方而是脚下正在生长的春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