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窗外绿意正浓,会议室里静水流深。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党务工作者围坐一堂,沉浸于一场思想的滋养与能力的锤炼。新集公司“党建聚力,数智赋能”党务干部能力跃升培训所涉内容,如春雨无声渗入心田,其中关于几对重要关系的辩证思考,尤为深刻。
一曰体与用。党的理论体系如同参天大树的坚实根系,而基层实践则似其上繁茂枝叶。理论之“体”一旦疏离实践之“用”,便是无本之木;实践之“用”若脱离理论之“体”,则如失舵之舟。唯有“体”与“用”相济,根系深扎大地,枝叶才能尽情舒展。培训强调,必须将理论精髓融入具体实践,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坚持原则内核的同时大胆创新工作方法。我们讨论某车间党支部如何将理论学习巧妙转化为“党员先锋岗”的具体行动,将“战斗堡垒”的抽象要求化为解决生产瓶颈、优化工艺流程的实际成效,使组织作用在细微处落地生根,强党建以切实促进发展。
二曰大与小。“致广大而尽精微”,此句如金石掷地有声。基层党建工作,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又要精雕“事之微者”。若仅注目宏大目标而疏忽脚下路径,则目标终成空中楼阁;若只沉溺琐碎细节而迷失方向,则辛劳徒然零散。培训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将日常党务工作置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局中去定位。一位学员分享:他们党支部在策划一项技术攻坚活动时,将其置于管理优化、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节省能耗、堵塞漏洞等方面,对每一环节、每一参与者的责任进行细致入微的落实。唯有如此,一域之光方能真正汇聚成全局之彩,党务工作才能务实扎实,党建力量才能有效释放。
三曰上与下。企业中的党组织,犹如沟通上下、畅通经脉的桥梁。既要坚定不移传达贯彻中央精神与上级部署,确保“上情下达”不走样;又要深入基层、敏锐洞察,使“下情上传”无阻滞。培训中,大家深刻认识到,讲政治并非生硬传达,而是要将中央的宏大部署,转化为本企业、本部门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同时充分激发基层的智慧与热情。关键在于写好“人”字文章——通过党建赋能,凝聚人心,保障安全稳定,促进提质增效,助力转型发展。一位书记谈到如何通过“书记接待日”和“金点子工程”,既传达公司改革发展要求,又成功激发一线员工提出工艺改进方案,实现了自上而下推动力与自下而上创造力的完美融合。
四曰刚与柔。党务工作自有其“刚”的筋骨:政治规矩、组织原则、纪律要求,须如铁轨般不可逾越,确保列车始终行进在正确方向上。培训特别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心中常悬规矩戒尺,做到规范有序。然而,刚性的骨架亦需“柔”的血肉填充。党务工作终归是人心工作,需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引导,将组织的关怀精准滴灌到职工心田。大家交流心得:既要坚守原则底线,严肃纪律要求,更要俯下身子,倾听职工心声,解决实际困难小至食宿饭菜口味,大至职业发展通道。刚柔并济,方能真正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使组织拥有不竭的生命力。
体用之辨、大小之衡、上下之通、刚柔之济,这些辩证关系绝非玄妙哲理空谈,而是党务工作者行走于实践的坚实大地所必备的思维罗盘。它们提醒我们:面对繁复任务,既要仰望星空,胸怀大局,又要脚踏实地,精耕细作;既要确保航向正确,又要激活每一片风帆的力量;既要筑牢规矩的铁壁,又要让温暖的关怀如阳光遍洒。
当我们将这些思考融入日常的每一次组织生活、每一次谈心谈话、每一次难题破解之中,党建工作便不再是悬浮于纸面的要求,而真正化为推动企业稳健前行的深沉力量,化为凝聚人心、激发创造的不息源泉。这片土地上,唯有思想的犁铧深耕不辍,方能收获实践最丰厚的果实——而这,正是我们党务干部在思辨与力行之间,不断跋涉追寻的光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