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刘庄矿业党委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次次解决职工身边的“关键小事”,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解民忧、暖民心的实际行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职工获得感不断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敞开大门,倾听民声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职工的感受最真切。来自职工的声音,正是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的宝贵线索。“敞开大门”,正是听到这些声音的重要途径。
“我们宿舍空调制冷效果不是很好,能不能联系维修。”“澡堂建议多增设一些长条凳,这样我们换衣服就更方便了。”
“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在该矿东区党群服务中心,综掘第四党支部书记汪勇握着笔仔细记录,笔记本上清晰标注着职工诉求与需要对接的单位。
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将职工诉求化解在源头?刘庄矿业党委高标准建成东区、西区“党群服务中心”,要求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统一办公,整合基层党务、工会、信访等服务职能,彻底改变了以往职工办事“爬楼找人、多头跑路”的繁琐局面,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显著提升了党组织的服务效能和职工满意度。
“我是山东人,喜欢吃面食,希望食堂能多增加点馒头、面条。”“咱们食堂筷子和餐盘使用的时候经常是湿漉漉的,能不能让高温杀菌消毒柜24小时开启。”
清晨5点,职工食堂内,地面综合巡查的值班书记赵芳功正在和就餐的早班职工亲切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项建议,随后立即与后勤部门沟通,并承诺尽快改进。
“平日里,职工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细节上,看似小事,却关乎职工的日常生活质量。”赵芳功表示,“为此,矿党委高度重视,筹划成立膳食委员会,通过标准化手段推进食堂治理工作,旨在让职工吃得安全、营养、实惠、舒心。”
食堂内,面食种类也明显增多,每次使用的筷子和餐盘都是干干的、热热的,职工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这种高效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对党委的信任和支持。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刘庄矿业党委“敢开门”“真开门”,职工的每一条建议都成为改进工作的方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职工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开展机关作风提升专项行动以来,该矿聚焦抓好职能科室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浮拖”和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坚持以上率下、标本兼治,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我们不是每月都缴的医保嘛,为啥还要交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费用?”
“职工互助保障是为职工提供医疗、健康等风险保障的非营利性互助活动,大家每年只需交20元,就能享受医保报销范围外的补助。”综掘六队会议室内,工会干事石英格正在为职工详细介绍职工医疗互助的缴费标准、补助标准以及政策优势等内容,让职工更加深入了解医疗互助保障的相关政策和参保流程。
“工会会员符合政策的婚育、伤病慰问是如何规定的?”“纳入公司困难职工档案的职工家庭,因病、因伤、因子女就学或其他原因,导致暂时困难的,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多少?”会后,石英格随机提问队管人员。
回答质量并不理想。“很多应该掌握的政策没有掌握,日常也就没有办法给职工宣讲清楚,职工可能因此错失享受相关福利政策。”石英格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
回去后,石英格将相关问题整合梳理,针对基层干部和职工不熟悉福利政策的问题,编制下发汇总常用政策的手册,督促基层干部学好用好宣传好。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该矿党建工作科建立党群工作包保基层党支部服务制,要求科员每周至少去包保支部蹲点调研一次,将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精准掌握各支部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基层和职工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回应和处理。
在刘庄矿业,机关作风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机关科室工作人员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让职工切实感受到“门好进、事好办”,用脚步提升服务温度,拉近与职工的距离,让暖心惠企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直奔现场,瞄准问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刘庄矿业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写实”,让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童书记,请你马上过来。”一个电话打给了东区运输区党支部书记童立新。
“机运楼门前长期积水,职工上下班不便,这个问题为什么到现在没有解决。”矿党委书记苏多云直切主题。
一番询问,原来,积水问题源于排水系统老化,加之近期雨水频繁,导致积水难消。
“联系固定队、管子队、资源环境科及土建、运输几家单位负责人,今天下午两点,到机运楼前召开现场会。”“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妥善处理积水问题”苏多云现场跟相关人员安排明确后,各部门迅速响应,仅用几天时间便完成了沉淀池和水泵的安装,排水系统也焕然一新。与此同时,运输区调度24小时值班,管子队、污水站形成联动机制,发现积水,及时联系污水站处理。积水问题彻底解决,职工上下班畅通无阻,纷纷点赞矿党委的高效务实。
“职工浴池防暑降温药品配备不齐全。”“井口大厅南侧空调不制冷。”“生产楼一楼饮水机不出水。”
“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可能就会引发‘破窗效应’。”调研中,苏多云还发现矿区的许多问题,“要提高调研实效,不能光解决一个问题,还要规范一个领域。”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为推进“平安刘庄”建设,矿党委成立地面综合巡查组,由支部书记牵头,每天早5点、晚9点对矿区工广区域、“两堂一舍”等地点进行巡查,每班结束后将巡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形成巡查通报,要求相关单位就地解决,现场未能解决的,及时解释说明,并通过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等方式推动解决,让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真正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笔者问党建工作科科长王朝峰,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矿区有什么变化?
王朝峰说,工作方式变了——以前会议多、准备材料多;现在去基层跑得多、实事干得多、职工见得多。“最欣慰的是,听到职工说,这才是党员干部的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