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新闻网》: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 架“连心桥”倾听心声 解“烦心事”促进和谐

日期:2025-04-29 文章来源:设备维修公司 作者:陈海朗 点击数:

“要主动走到职工中间去,与职工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够有效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凝聚干事创业的合力”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党委书记在与基层党支部书记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

当职工们遇到问题,不知从何说起,一些小烦恼、小诉求藏在心里,就会逐渐变成工作时的“小疙瘩”。为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为职工打开“心结”,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主动转变工作方式,采取开门接访、深入一线下访的方式,搭起与职工沟通的暖心桥梁。

该公司的来访接访室成了充满暖意的职工与领导班子成员促膝长谈的交流空间。一杯滚烫的热茶、一句亲切的问候,顷刻间拉近了心理上的距离。接访领导笑着倾听职工的诉求,为职工解答着心中的疑惑;车间里,联系点领导与职工并肩而坐,听着大家对工作安排的建议、对福利待遇的期待。这些充满看似平常的措施,却让职工感受到了家一样的关怀,让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向着共同目标稳步前行。

制度护航,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建设是促进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的重要基石。该公司依据《信访工作条例》和上级信访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了切合本单位实际的信访工作实施方案。用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基层党支部的责任和工作要求,职工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的渠道,信访接待的流程与要求等内容。通过文件制度的有效规范,推动信访工作朝着规范化、法治化发展,让每一位职工的信访诉求都能在制度的框架内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为信访工作筑牢了坚实的制度根基。

宣传引路,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

为了让法治信访理念深入人心,设备维修公司积极开展信访工作宣传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车间宣传《设备维修公司2025年信访工作实施方案》、新集公司信访办制作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依法依规信访“路线图”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表,将信访的流程、规则清晰呈现。并利用公司内部宣传栏张贴宣传材料,让职工们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信访法治知识;开展专题讲座,为职工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信访相关法律法规,借助微信群、办公系统推送信访法治知识小文章、短视频,方便职工们随时随地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使职工对依法依规信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减少了部分职工因为不了解信访流程而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反映问题的现象,让职工明白只有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使依法信访的意识在职工心中生根发芽。

支部领航,筑牢问题化解桥头堡

各基层党支部,就如同一个个坚固的桥头堡,在信访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公司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构建起一张紧密的矛盾纠纷排查网,实时关注职工思想动态,提前将各类问题化解于无形。

党支部党员深入到车间、班组,与职工们打成一片,通过日常的交流、工作中的协作,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一次,党员小张在与职工王师傅一起维修设备时,发现老王总是唉声叹气,工作积极性不高。小张便主动与老王谈心,原来老王因为年龄逐渐大了,因为身体原因,从事当前岗位的工作时有些吃力,因而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

小张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了党支部。党支部立即与老王所在班组的班长联系。经过核实,了解到老王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确实存在因身体情况无法胜任的现象后,便与班长进行积极沟通,叮嘱班长在安排日常检修工作时,让老王从事一些体力消耗低、劳动量小的工作,并每天关注他的身体状况,确保检修作业时的安全。很快,老王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通过这样的方式,基层党支部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许多潜在的问题,为公司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好实事,消除职工心头“小疙瘩”

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以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把职工的小事当作公司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为解决职工电瓶车充电难问题,该公司为各基层车间电动车存放点购买安装了智能充电桩,解决了职工充电难题,保障了职工的充电安全。

为解决设备维修公司刘庄矿业机修车间西区职工洗澡难题,该车间党支部在房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房间,购置了电热水器,改造建设了职工淋浴室,让职工们下班后能够舒舒服服洗上一个热水澡,赢得了职工的一致好评。

随着高温季节的即将来临,该公司正在加紧谋划为室外检修职工购置遮阳伞,让职工在炎炎夏日里能够避免烈日的曝晒,呵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使职工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在公司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和谐交响,共谱企业发展新华章

系列举措的落实,从源头上消除了矛盾纠纷苗头,有效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如今,职工们遇到问题不再迷茫和焦虑,完善的制度为职工的权益提供了可靠保障,畅通的沟通渠道让职工们的心声能够快速表达,基层党支部的贴心关怀让职工没有了后顾之忧,队伍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单位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怀。

原载:《中国企业新闻网》2025年4月29日 企业纵深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