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的皖北大地,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利辛发电的厂区裹得严严实实。化学车间内,除了循环水系统运转的轰鸣,更弥漫着一股蒸腾的热气,这里的阀门虽不直接接触汽轮机的高温蒸汽,却常年与酸碱药液、高温除盐水为伴,检修现场的“热”,是药液挥发的闷热潮气与设备余温交织的双重“烤”验。就在这片特殊的热浪里,利辛发电化学专业检修团队正围着一台离子交换器的进水阀忙碌,用汗水诠释着属于他们的“炎”值担当。
“这阀杆卡涩一天了,再不修好,会影响整个制水系统的出力。”检修组长聂洪为抹了把脸,安全帽下的脸颊已被汗水浸得发亮。他说的进水阀,控制着全厂50%的除盐水流量,阀体虽不及汽机阀门滚烫,却因常年接触化学介质,阀杆与填料函间早已结了层细密的腐蚀垢。刚拆开阀盖时,一股带着淡淡消毒水味的热气扑面而来,瞬间模糊了检修人员护目镜上的镜片。
拆卸过程是与“湿热”的较劲。年轻检修工黄志强戴着防化手套,试图拧下锈死的阀杆螺母,扳手刚用力,掌心的汗水就让手套在螺母上打滑。“得先除垢,不然硬拧会把螺纹崩坏。”聂洪为说着,拿起特制的铜刷,蹲在阀门旁一点点清理缝隙里的垢层。铜刷与金属摩擦产生的碎屑混着水汽,粘在他的袖口上,很快被体温烘干成细小的粉末。不到十分钟,他的工作服后背就洇出了深色的汗渍,顺着裤腿往下滴,在地面上积起小小的水洼。
研磨密封面时,热浪更显“霸道”。制水车间的排气扇卖力地转动着,用来降温的临时电扇吹出来的风却带着温度,吹在脸上像拂过一层热纱。童枫师傅拿着研磨盘,在阀座密封面上做着圆周运动,手臂的肌肉因持续用力而微微绷紧。“这密封面不能有半点瑕疵,不然酸碱液漏出来,不仅浪费药剂,还会腐蚀设备基础。”他的声音带着喘息,护目镜后的眼睛却始终盯着研磨面的光泽变化——直到那圈金属表面映出清晰的人影,他才停下动作,摘下护目镜擦了擦汗,睫毛上的汗珠顺势滚落,砸在光亮的密封面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湿痕。
回装时的“热”,藏在精准操作的细节里。新更换的四氟填料需要分层填入填料函,每层都要用专用工具压实。黄志强蹲在阀门下方,仰着头操作,脖颈处的汗水顺着锁骨往下流,浸湿了胸前的工牌。“填料压得太松会漏液,太紧又会磨坏阀杆,力道得像揉面团一样恰到好处。”他边说边调整工具角度,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贴出细密的纹路。当最后一圈螺栓按规定扭矩紧固完毕。
傍晚时分,随着“开阀”指令下达,阀门缓缓开启,流量计上的数字稳定上升,管道接口处未见丝毫渗漏。看着清澈的除盐水顺着管道流向锅炉给水系统,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工作服上的盐渍在光线下泛着细碎的白光——那是汗水蒸发后留下的“勋章”。
在利辛发电,化学专业的阀门是守护“水脉”的关键节点,而检修团队便是这些节点的“守护者”。他们的“炎”值担当,没有惊心动魄的高温对决,却藏在每一次弯腰除垢的坚持里,每一圈精准研磨的专注里,每一滴融入水汽的汗水里。正是这份在湿热环境中坚守的细致与坚韧,让合格的除盐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机组“心脏”,为利辛发电的安全稳定运行注入了最纯净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