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日炎炎不惧热浪滚滚,汗流浃背仍将职责扛肩。7月24日,上午八点左右,公司铁路专用线的铁轨在阳光的直射下显得尤为刺眼。随着保卫部技防监控中心的一声指令,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在公司新区梁站场顶腾空而起,螺旋桨发出嗡嗡的轰鸣,朝着即将发车的运煤专列航线飞去——这是公司保卫部无人机飞手一天工作的开始。如今,这些“空中卫士”已成为守护公司能源运输大动脉的中坚力量,用科技手段为千万吨“乌金”的安全运输筑起了立体防线。
从徒步巡逻到“地空联动”的变革。“在没有使用无人机押运护航之前,比如,从刘庄站场到板集电厂这段10公里左右的路,我们得派出至少10名押运队员要么沿铁路线徒步巡逻,要么分散到各个平交道口,偶尔遇到恶劣天气我们还要采取登车押运,尤其是重车穿过一个弧度较大的弯道时,受两侧树林影响,我们的视线还常被遮挡。”有着7年押运经验的押运队员回忆道。公司新区共有口孜东线、黄桥线、板集线三条铁路专用线,专用线总长约30公里,沿线11处有人道口、35处无人道口,只有通过武装巡线或无人机押运,才能有效防范煤炭被盗扒的风险。
据官方资料记载,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盘踞在刘庄站场的胡某香7人团伙多次从运煤火车车厢内盗窃煤炭1700余吨,价值110余万元。2018年1月24日,保卫部新区铁路押运大队配合颍上县公安机关成功捣毁长期盘踞在刘庄站场的这一盗窃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收缴各类作案工具百余件,有效打击了当地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这也是阜阳市公安局2018年首个告破的扫黑除恶案件。
“自从配备了无人机后,我们现在处置突发情况,从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缩短了90%。”保卫部技防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展示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屏幕上铁轨、沿线护栏、周边环境清晰可辨。
科技赋能下的立体防控体系。在保卫部技防监控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被分割成近25个画面,可以对铁路专用线、矿区物资集散地、辖区消防系统等各重要部位进行实时监控。为进一步形成“空中+地面”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保卫部于2024年构建了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该系统以物联汇聚突破了无人机遥控距离的空间限制,实现了跨区域远程飞行作业,极大程度提升了应急响应时效,还可将无人机画面回传至监控中心实时预览和录像回放,无人机从以往的“单兵作战”转变为“立体式集群作战”,实现了“飞起来、用起来、管起来”的预期目标,“地空一体”安防管控模式得到升级和优化。“列车移动+无人机跟随+地面人员备勤”的闭环防控初步形成。
这种科技赋能的优势在较为复杂地形中尤为凸显。板集煤矿铁路专用线穿越山王三号无人道口时,转弯弧度较大,且铁路两侧芦苇丛生,人员难以靠近。2023年11月10日夜间,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设备在此路段发现开往板集电厂的重车顶上有人影晃动,在地面巡逻人员和无人机的协同下,现场缴获被盗煤炭143袋,约6500斤,经保卫部与颍上县公安局紧密配合、迅速破案,成功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捣破该盗窃团伙。
从单一护运到多元应用的拓展。无人机的应用正在向更广阔的安全领域延伸。在2023年9月份,保卫部无人机在执行铁运专线沿线夜间治安巡查飞行任务时,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相机显示刘庄煤矿铁路南门岗南侧约300米处有异常热源,无人机飞手随即调整为变焦模式进行核查,确定铁路围墙外侧有不明火源,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随即,无人机飞手向保卫部技防监控中心进行汇报,并操作无人机持续关注着火部位动态。技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调度新区铁路押运大队和刘庄煤矿保卫科应急备勤人员前往现场处置,仅用时5分钟便利用灭火器将火灾扑灭,并对着火部位进行清理,消除遗留火种,防止火灾复燃。此外,今年7月份在新集二矿开展防汛防洪演练时,通过无人机投掷救生圈,解救落水人员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2023年7月21日,在某矿矸石山场地,无人机飞手在用无人机对矿区巡航监控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在杂物堆中搬运废铁,迅速向监控室汇报,该科备勤警员立即出动实施拦截,现场缴获废铁约50公斤,犯罪嫌疑人现已移交当地派出所处理。这名犯罪嫌疑人也“光荣”成为了公司保卫部应用无人机巡飞后第一个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
“现在请无人机飞手开启夜间巡逻模式,针对辖区重要仓储、物资集散地进行高空巡查。”在技防监控中心,监控人员与无人机飞手正在进行通话。同年11月27日深夜,飞手在对新集基层各矿区例行开展无人机治安巡逻任务时,透过无人机热成像发现某矿区综采场地院墙处有异常,利用无人机在空中对现场可疑人员持续实时监控,并实时报告现场可疑人员活动轨迹。经两组抓捕人员共同努力,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1名,收缴被盗综采机刮板17个,梯子1副。
如今,公司保卫部已形成“1个指挥中心+2个无人机基地+11名持证操作员”的运行体系,仅今年上半年以来,无人机累计飞行时长1520多个小时,护航运煤专列1103次。这些“空中卫士”不仅守护着能源运输的安全,更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注脚——当科技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每一次无人机的升空,都是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的最佳践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