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新气象,奋进正当时。阜阳矿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起步即冲刺”的劲头,抢抓发展机遇,在安全管理、项目攻坚、科技创新上精准发力,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奋楫争先跑好新年开局“第一棒”,实现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强基固本,跑好安全管理“护航棒”
安全管理是矿井长治久安的保障。1月6日,阜阳矿业在安全例会上着重强调:“没有安全就没有地位、尊严、形象和政绩,安全生产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此前,公司安全办公会议召开后,该矿迅速响应,于1月5日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传达公司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审慎确定2025年安全生产目标,秉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沿着“1249”安全生产工作方向,提升安全生产管控水平。
矿长刘正茂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矿井转型升级关键节点,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治灾与生产、质量与效率、搬迁与环保、分工与协作、严管与厚爱” 六大关系,提升安全管理质量与效能。
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该矿深化完善“123”安全管理体系,稳固“123”安全生产大格局,聚焦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大灾害治理、一优三减、标准化创建、科技创新、共治共享等“六项”重点工作,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面对新任务,矿井将在制度体系完善、安全责任落实、灾害治理、隐患排查和包保盯靠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以坚决态度、深入行动、扎实作风,确保安全管理“护航棒”稳稳接力,保障企业行稳致远。
咬定目标,跑好项目攻坚“提效棒”
“111104回采工作面更换采煤机,拆除及安装期间,严格执行‘矿领导+职能科室+区队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制度。”在重点工程推进会上,这样的要求掷地有声。生产副矿长黄德圣表示,新一年面临诸多挑战,如140506工作面特殊地段边撤边回采,140505工作面大采高反向安装等,必须鼓足干劲,提升生产效能。
1月9日,该矿召开技术工作推进会,围绕新年开好局目标,对采场接续、开拓布局、项目建设等工作精准谋划,列出任务书、绘制施工图、排出时间表。该矿围绕“1159”发展战略,推进“一优三减”工程,从工作面设计、巷道布置、系统优化等方面精心谋划,树立“有序推进、把稳节奏、正规循环”工作思路,强化劳动组织、装备配置、生产系统、支护设计、激励政策等六项采掘保障体系,提升单产单进水平。各级管理干部依据“六盯”制度,深入采掘一线,排查制约生产的难点堵点,及时解决问题。
新岁初启,该矿8个掘进队以坚定的决心,咬定日进尺30米这一明确目标不放松,全面推行“排人员、排工序、排工作量,定标准、定考核”的“三排两定” 日计划管理制度,从人员组织到工序梳理,从工作量评估到严把施工措施与考核落实,每一环节都紧密相扣,以确保采掘工程能按时按节点、高质量高标准完工。
驱动引擎,跑好科技创新“接力棒”
创新是发展核心驱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利器,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阜阳矿业在技术例会上明确这一理念,对于拥有2000多人运营的500万吨矿井而言,科技创新已然成为保障矿井持续稳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关键法宝。新一年,该矿将同步推进千米深井地压治理、地温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回采工作面无单体支护等关键课题研究,开展盾构机作业线可行性研究,缓解接续紧张局面。
在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上,该矿秉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理念,提升采掘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自动化、流程数据信息化、管理过程智能化水平,增强生产保障能力,转变生产模式。同时,发挥地压治理专班作用,推广一次强支、注浆改性、超前泄压、补强支护 “四位一体” 措施,实现一次性成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为优化创新生态,该矿持续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活动,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实施 “双创”大幅度奖励政策,为创新者提供丰厚的精神激励;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储备坚实的人才力量。通过这些措施,集中攻克制约生产发展的各类“卡脖子”难题,让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一池春水”真正活起来。科技创新“接力棒”已在阜阳矿业手中强劲传递,相信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动下,矿井将会在新一轮发展道路上实现质的飞跃,为行业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