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严峻的煤炭形势下,降本提质增效已成为矿井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举措,利辛矿业持续落实公司提质增效工作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矿井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优化生产工艺,实现降本提质双丰收
2025年,利辛矿业聚焦生产一线,深度挖掘降本潜力。在采煤环节,根据不同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精准调整采煤工艺。针对110502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易片帮的现状,动态调整回采层位、严控采高,同时加强工作面注浆与注水工作,有效保障了煤炭开采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在掘进工程中,积极推广适合矿井矿压特点的支护技术。主胶带机石门尾部联巷采用内锚外架一次支护到位,累计套棚194架,不仅为矿井后期西翼开拓奠定基础,还减少了二次支护带来的成本增加。110505轨道顺槽沿空掘巷采用“1231”综合管控措施取代密集支护,帮部位移量大幅下降,锚索用量显著减少,单进水平从150m/月提升至220m/月,有效降低了支护成本,提高了掘进效率。在煤炭洗选环节,不断优化洗选流程,通过精准控制洗选参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2025年一季度,原煤计划产量74万吨,实际完成79.3万吨,超计划5.3万吨;商品煤计划产量66万吨,实际完成70.5万吨,超计划4.5万吨;商品煤煤质计划4600卡/克,实际完成4873卡/克,超计划273卡/克,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增效成果显著。
强化设备管理,提升装备运行效能
强化设备管理是实现降本提质增效这一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利辛矿业不断强化设备全链条管理,全力提升装备运行效能。一是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做好设备配置工作。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专业的技术评估,精心挑选性价比高的设备,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综掘工作面广泛应用“掘锚一体机+机载临时支护+自移机尾+液压锚杆钻车+卧底机+单轨吊”模式,使掘进综合机械化率跃升至84%,大幅减少人力投入,提升掘进速度。炮掘工作面推广“远距离喷浆机+液压锚杆钻车+履带式运输车”等设备,显著提高单进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二是健全完善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并组织员工开展技能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操作设备,减少因误操作引发的故障。同时,构建完善的设备巡检与预防性维护机制,维修人员定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小问题,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从而大幅减少维修成本和设备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三是加强老旧设备的技术升级改造。通过升级设备关键部件、优化控制系统等措施,提升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例如,对部分运输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远程监控和自动调度,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人工成本。针对110502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易片帮的情况,对机巷切顶卸压钻机进行改装,实现“一机两用”,既用于切顶卸压,又能进行煤层注水,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采购和运维成本。
倡导节约文化,严控各项非必要支出
利辛矿业将倡导节约文化、严控非必要支出作为降本增效的核心任务,从完善制度、流程管控、技术升级等多维度精准施策,全方位构建起成本管控的坚实防线。一是开展全方位反浪费行动。矿井打破“抓大放小”的传统思维,成立反浪费工作专班,构建起“地面+井下”“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的立体排查网络,从办公区纸张使用到井下材料消耗,对浪费现象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通报处理,推动节约意识深入人心。二是严格办公耗材领用管控。实施“双审核、双把关”的“定量+按需”申领制度,各部门按需制定申领计划,经负责人初审、分管矿领导签批后,由办公室统一发放。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办公,利用协同办公平台实现文件线上流转,减少纸质文件使用。三是强化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严格的计划管理制度,杜绝物资积压,对造成闲置的责任人追责。井下物资实行“回收、接收、保管、台账、调剂”闭环管理,确保旧物资优先使用。四是深化修旧利废创新实践。以“零废品、零废弃、零浪费”为目标,制定年度量化指标,分解任务到部门和个人并纳入考核。通过技术攻关,将废旧钢材加工成井下支护构件,充分挖掘废旧物资的价值,2025年1至4月份修旧利废219.16万元,回收复用245.72万元。五是实施节能降耗精细化管控。全面整治长明灯、长流水、常跑气现象,重点区域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确保“人走灯灭”,对损坏的灯具逐步更换成节能灯具,降低功耗。建立供水供气设备“日巡查、周检修”制度,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设施。张贴节水节气标识,设立监督岗,全员参与节能,水电气消耗同比大幅降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利辛矿业全体员工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降本提质增效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煤炭行业的挑战,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拼搏奋进,为公司“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