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国的扳手在掌心焐了三十多年,比他儿子的岁数还大。这枚锃亮的工具挂在车间更衣室的挂钩上,与其他斑驳的工具相比,像一块被岁月反复打磨的玉。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照亮车间的角落时,李建国总会先抚摸扳手冰凉的金属表面,仿佛在与一位老友打招呼。
1992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刚满二十岁的李建国第一次走进新集一矿地面压缩机车间,那时的厂房还是红砖砌的,北风穿过窗户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像一首古老的歌谣。他的师傅将这枚扳手塞进他手里,粗糙的掌心传来沉甸甸的分量:“这玩意儿认人,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长脸。” 这句话,李建国记了一辈子。
新集一矿初期使用的是活塞式压缩机,噪声大能效低,有四台压缩机用于井下和地面供高压风,最惊险的那次是1998年暴雨夜,矿里活塞式压缩机突发故障,活塞缸头脱落,压缩机临时停机,导致井下无高压风影响而停止生产,李建国背着工具包冲进雨里,积水漫过脚踝,他和工友一起抢修压缩机,从拆卸到组装一小时完成,汗水从他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汇成小水流。当压缩机重新发出轰鸣时,他才发现右手虎口被扳手磨出了血泡,血珠滴在油污的地面上,绽开一朵朵小红花。
随着新集一矿井下各个工作面的齐头并进,四台压缩机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矿井科技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活塞式压缩机因能效低噪音大需要更新换代,更换成效率高且能耗低的螺杆式压缩机,并且车间改成无人值守车间,值班人员只需要在值班室即可实现机器远程控制,实现了减人提效,李建国在学习方面与时俱进,拿着新螺杆式压缩机说明书在设备前蹲了三个通宵,查资料对数据,摸索透新设备,说明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外文符号就像一群调皮的蝌蚪,在他眼前游来游去,他用红笔在图纸上画满批注,字迹密密麻麻,仿佛在纸上织就了一张知识的网。因为他爱学习,很快掌握了螺杆式压缩机的维修保养要领。
时光荏苒,矿门口路边的梧桐树见证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如今树已经长得比厂房还高。李建国和梧桐树一样,见证了新集一步步的变化,他的徒弟换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总爱问他:“李师傅,您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不烦吗?” 他总是笑而不语,只是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叩叩心爱的设备,“这是我的老朋友”!
去年新来的大学生小王,在安装新自动控制系统时犯了难,传感器的位置总是调不准确。李建国没说话,只是递过一把塞尺 —— 那是他用了二十年的工具,边缘已经磨损得有些不规则。“机器跟人一样,得顺着性子来。” 他上去一套熟练的动作,精准安装位置很快定下来。
墙角的温度计显示 2025 年的春天已经来了,但李建国掌心的温度,依旧和三十多年前那个清晨一样,稳稳地焐着那枚扳手。因为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一种精神的传承。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总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 那就是老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