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评论员文章丨淬炼作风如筑堤 守正笃行方致远

日期:2025年05月08日 08:18 文章来源:宣教中心 作者:樊春立 点击数:

——读《过秦论》有感


历史长河照见作风兴衰

秦扫六合时,“良将劲弩守要害,信臣精卒陈利兵”,然戍卒叫、函谷举,巍巍帝国顷刻崩颓。千年后回望,始皇“执敲扑以鞭笞天下”的霸道作风,恰似无根之木,纵有长城之固、金人之坚,终难抵陈涉“斩木为兵”的星火燎原。历史反复印证:作风如堤,溃于蚁穴;气正风清,方能致远。

昔者商君徙木立信,孝公“内立法度,务耕织”而取西河;今人廖俊波“背石头上山”,在政和县以“能在现场不在会场”的劲头创出“俊波速度”。前者以制度筑基,后者以躬行开路,皆印证“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的朴素真理。作风建设千年命题,今日之新集亦需以制度为纲、以实干为要,在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中强化“一线工作法”,让“脚沾泥土、身接地气”成为干部标配,方能于行业变局中筑牢根基。

正反镜鉴折射作风密码

当某些干部还在文山会海中“打转”,在迎来送往中“空转”,焦裕禄顶着肝病踏遍兰考的身影愈发清晰。作风的“双重镜像”恰如《过秦论》中六国“逡巡不敢进”与陈涉“云集响应”的强烈反差:前者空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后者却以“瓮牖绳枢”之躯撼动山河。今日中煤新集更需警惕“纸上谈兵”的虚浮,对标“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使命,将作风建设融入安全生产每一环节。当以“井下问题井下解决”的决心,破除“遥控指挥”的积弊;以“隐患不隔夜”的紧迫感,杜绝“事后补台账”的形式主义,让“真抓实干”成为穿透管理末梢的利刃。

夯基垒台筑牢作风长城

秦人“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终究难挡“仁义不施”的致命裂缝。今人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当学大禹治水:既要立起“教育引导+监督考核”的疏浚之策,更需铺设“激励保障+群众评判”的引流之渠。我们需在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等领域架设“责任网格”,将“党员示范岗”延伸至采掘一线,以“岗位承诺制”压实作风链条;在创新驱动中倡导“容错不容懒”的导向,鼓励技术攻关敢啃“硬骨头”、善破“天花板”,让制度刚性既护住安全底线,更激扬奋斗热忱。

贾谊痛陈秦“废先王之道”而致倾覆,今日观之,“先王之道”不在故纸堆中,而在“民之所好好之”的执政初心。我们当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在能源保供中厚植“民生温度”,将“职工呼声”作为优化管理的风向标;在绿色转型中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甘做低碳技术的“栽树人”。作风建设从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闪电战,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久战,须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恒心,将“勤快严实精细廉”刻进行动基因。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处回望,秦皇汉武的宫阙已成黄土,但“以史为鉴”的智慧永远鲜活。中煤新集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检视作风积弊,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守牢安全红线,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探索行业新路。作风建设这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既要传承贾谊“观之上古,验之当世”的思辨精神,更需发扬“敢说真话、善接地气”的时代锐气。让我们以作风之堤抵御浊流,以笃行之舟破浪前行,在历史长河中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过秦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