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持续深化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与“青春述廉”活动,进一步推动廉洁教育走深走实,将其精神深植于团员青年心中,引导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增强遵纪守纪自觉,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构建贪腐“防火墙”。近日,新集公司团委组织各单位团员青年赴合肥义城监狱开展“扬清风正气 守廉洁初心”青年廉洁主题教育活动,并同步启动“青春述廉”教育心得征集活动。经筛选,最终选出部分心得体会进行展示,旨在立足青年视角,持续强化示范引领,不断提升青年职工的廉洁从业意识,助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刘庄矿业青年代表心得体会:
咣!
厚重的铁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四月微凉的风穿过高墙电网。在醒目的位置:“你是什么人——罪犯;这是什么地方——监狱;你来这里做什么——改造。”墙面上清晰的写着这三句话,与“不寒而栗”四个字尤为映衬。
作为参加公司团委“身正行有所止 青年自当清廉”青年干部廉洁主题教育活动的青年之一,这场“义监”之行,以最直观的方式将“廉洁”二字镌刻进了我们每位参观者的灵魂深处,其所见、所闻、所感,震撼人心。
穿过层层安防的监区走廊,目睹服刑人员整齐划一的机械式劳作场景,指尖触及尚存余温的劳动工具,突然意识到自由的重量原来如此具体——那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禁锢,更是尊严与未来的永久损伤。
在现身说法环节,曾经头顶“人名公仆”头衔的服刑人员,用颤抖的声音重现堕落轨迹。据其回忆,他从小就是以为认真学习的优秀“三好学生”,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状和各种奖学金,是父母眼中的骄傲,是同学眼中羡慕的对象。从做一名“中国军人”到政府部门做一名“人民公仆”,他也曾是个胸怀远大理想、刚正不阿、一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优秀青年。
在随着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被“利益”侵蚀了自己当初的那份单纯的初心。从开始接受他们的宴请,到出入高档场所再到后来的高额消费,每日都沉迷在纸醉金迷的快感中无法自拔。
久而久之,他的薪水无法继续支持“日常开销”,便开始了“借钱消费”。为了弥补“高消”产生的巨额资金缺口,他开始向他的管辖企业借钱还债。由于欠款较多,“薪”和“借”的双重加成都无法填补“亏空”,资金缺口甚大。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他一步步开始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一步一步的将自己推进了那深不见底的“深渊”。
纸,终究包不住火。
东窗事发后,法庭宣判入狱3年。刚踏入四面高墙筑起的“牢笼”,巨大的心里反差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社会的信任。这位昔日“优秀学生”的沦陷路线图令人不寒而栗,从接受宴请时自我安慰的“人情往来”,到出入会所时膨胀的虚荣快感;从借贷消费的侥幸心理,到主动索贿的肆无忌惮。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第一次”,都像堤坝上的蚁穴,终致全面决堤。
他的故事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意识到,廉洁自律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作为央企一员,我意识到,廉洁的本质是对“存在”的守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腐败行为实质是对这种社会性的野蛮割裂。那些被权钱交易击碎的家庭纽带、被利益输送玷污的职业尊严、被私欲膨胀异化的人格完整,都在警示我们,每一次廉洁抉择,都是在捍卫作为“社会人”的完整存在。
铁窗内外的强烈反差,构筑成最震撼的灵魂课堂。那些被高墙阻隔的阳光、被编号取代的姓名、被监控切割的隐私,都在无声诉说,廉洁不是束缚灵魂的枷锁,而是放飞青春自由翱翔的翅膀。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接力者,我们当以“时时勤拂拭”的政治自觉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清廉成为职业生涯最厚重的政治底色。因为懂得,所以坚守;因为敬畏,所以笃行——这是新时代青年对企业构建“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格局最铿锵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