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公司党委深刻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淘汰传统宣传模式,以“科技赋能”的创新智慧构建融媒体传播体系,不仅实现了宣传工作质的飞跃,更以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文化凝聚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这场深刻变革,生动诠释了国有企业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的政治担当,为能源企业推进媒体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
破茧:直面痛点的自我革命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传统宣传模式的滞后性日益凸显。公司党委在调研中发现,过去的宣传工作深陷“三多三少”困境:事务性工作多、创造性拓展少,人工操作多、智能辅助少,分散传播多、聚合效应少。因技术手段跟不上,邮箱收集稿件、U盘拷贝素材、纸质版审稿流转,这些沿袭多年的“老模式”,使得一篇稿件从采写到发布平均耗时超过72小时,大量人力被消耗在机械重复的劳动中。
“宣传工作不是简单的‘传声筒’,必须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公司党委班子达成共识:唯有打破路径依赖,才能释放宣传工作的生产力。2024年底,公司党委会专题研究融媒体建设方案,将其列为“党委工程”,投入专项资金打造涵盖内容生产、传播分发、效果评估的一体化平台。这场改革,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重要指示的坚决贯彻,更是国有企业主动适应媒体变革的战略抉择。
蝶变:科技赋能的融合创新
2025年3月25日,新集公司融媒体中心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宣传工作迈入“智媒时代”。这个集“策、采、编、审、发、评”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犹如为宣传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呈现出三个维度的深刻变革:
流程再造实现效率跃升。针对传统审稿流程繁琐的痛点,系统开发9条差异化审稿路径,将“三审三校”制度嵌入数字流程,实现稿件状态实时追踪、修改痕迹自动留存、敏感信息智能预警。过去需要三至五天制作的电视新闻节目,现在通过AI虚拟主播、智能配音等技术,24小时内即可完成;千字通讯报道从采写到发布的周期压缩至半天,效率提升300%。截至目前,新网站总发文量达6879篇,“新集能源”APP注册用户突破6600人并持续增加,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1.1万次,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些数据背后,是流程优化释放的巨大效能。
资源聚合催生内容创新。依托智能资源库,系统可自动对图片、视频进行人脸识别和关键词分类,融媒体记者只需输入“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月”等关键词,相关原始素材便会精准呈现。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编辑加工效率明显提高,既保证了时效又提升了质量。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600余篇,向《中国中煤》报报送稿件采用量位居集团公司第一,首次超过公司在集团二级企业的综合位次。围绕讲好新集故事,强化生动实践的报道。如通讯报道《担当见精神,赤诚献乌金》《扎根煤海映初心 创新实干铸匠心》等采访稿被多家媒体转载,实现了“量”的突破与“质”的提升有机统一。
协同机制释放队伍活力。与集团公司同等级单位相比,新集公司宣传人员数量不足其三分之一,但通过创新机制和AI赋能,这支“轻骑兵”展现出强大战斗力。在机制建设方面,公司创新以“铸魂为根、坚定主心骨,赋能为基、唱响主旋律,育人为本、把握主基调,固本为要、守牢主阵地”为主要内容的“四为四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获评全国企业党建优秀案例、煤炭行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在人机协同方面,系统自动检测错别字和敏感信息,将编辑从“文字校对员”解放为“内容策划者”;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实时反馈传播效果,指导宣传选题精准定位。今年以来,团队创作评论文章50余篇、视频作品超100部,专题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赋能企业高效发展》《清风护航 新集之鉴》引发干部职工强烈共鸣,这种“小队伍办大宣传”的格局,正是媒体融合释放机制红利的生动写照。
聚变:价值引领的深层变革
融媒体建设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宣传工作价值维度的重构。在新集公司,这种变革正从四个层面深刻影响着企业发展:
政治引领更加坚强有力。通过融媒体平台,公司党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融入日常,“第一议题”学习解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道等专栏点击量持续攀升。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期间,策划推出的“新集能源”APP在线答题活动,让一线矿工在工余时间就能接受理论熏陶,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理论宣传,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穿透力。
文化认同更加凝聚人心。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媒体中心打造“新集文化”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回顾企业文化的变迁、讲述企业奋斗的故事、展现企业精神的魅力。在这里,老照片与新影像交相辉映,员工风采与企业文化同频共振,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平台还开设了“榜样力量”板块,定期发布先进典型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员工,形成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尚。
品牌塑造更加彰显特色。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创意策划优势,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新集特色的品牌活动。从“安全生产月”的线上知识竞赛到“廉洁新集”朗诵比赛的现场直播,每一项活动都精心设计、周密组织,不仅展现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文化+科技”的传播模式,使企业精神真正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发展动能更加澎湃强劲。在煤炭保供关键时期,宣教中心迅速响应,推出“能源保供”系列报道,通过实地采访、现场直播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感人瞬间。这些报道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不仅激发了员工的斗志,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宣教中心还积极对接外部媒体资源,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发布企业信息,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些有温度、有深度的宣传举措,将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呈现出三个“向好”注入精神动力。
启示: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
新集公司的融媒体改革实践,为国有企业推进媒体融合提供了宝贵启示:必须坚持党委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把党的领导贯穿融媒体建设全过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必须把握技术赋能这个关键支撑,既要善用AI等新技术提升效率,又要防止技术异化,始终保持内容为王;必须聚焦服务发展这个最终目的,使宣传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避免“两张皮”。
站在新的起点,公司党委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融媒体建设,规划建设企业展厅,筹划企业文化手册,构建网评员常态化运行机制。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彰显着国有企业党委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更预示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广阔前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公司正以融媒体建设为抓手,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新集担当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