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物资供应公司积极应对煤炭市场严峻形势,聚焦“提效率、强合规、降库存、保供应”核心目标,锚定“四强化”工作举措,在安全管理、产品质量、库存结构、成本管控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推进物流“绿链”建设,赋能安全保供提质增效。
强化“双确认”,安全管理固根本。针对物资装卸现场作业人员多、交叉作业多、风险隐患多的特点,在深化“三分离”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强化落实特种设备的“双确认”制度。在叉车、行车等特种设备使用前,由操作人员和安全员共同对设备完好情况、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双确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特种设备的操作运行安全。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的威慑作用,在库区重点场所安设视频监控探头,对物资装卸、危化品存储、车辆运输等要害场所进行“全时段、无死角”监控。开展“青春铸安”专项行动,加大特种设备维保及消防隐患的巡检巡查力度,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强化“双送检”,产品质量严把关。严格物资验收时效,对照验收标准,落实到货物资的质量检验检测。一是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及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对矿用安全类强制检验产品,规范取样送检,做到“应检尽检”;二是对涉及职工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等物资,进一步强化样品和到货的“双送检”,保障采购样品和到货物资质量合规,杜绝以次充好,持续提升职工满意度,切实将公司党委对职工的关爱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对验收不合格物资的退货管理,对验收不合格、重复送货、技术协议与实际不符的物资坚决给予退货,杜绝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环节。
强化“双预警”,库存结构更科学。遵循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收集物资消耗、采购周期、最小订货量、使用批量等基础数据,制定物资定额储备。对超出或低于定额储备的物资,动态发布“颜色预警”,通过计划申报、多维利库、供应商协同等方式进行调控。聚焦入库超过3个月、6个月未领用及1年以上的长库龄物资,做好自管物资的监督、检查、考核,通过动态及月末盘点,结合数字化仓储系统库存账龄统计模块,适时发布“积压预警”,对接使用单位分析原因,制定处置任务清单,共同推进改代利库、平衡调剂工作,实现“减存遏增”,持续优化库存结构。
强化“双管控”,成本管控注动力。按照适度从紧原则,强化计划审核刚性约束,严格执行物资采购订单、到货进度“双管控”机制。一是根据经济运行形势的变化,重新梳理各类计划项目,按需审核计划申报量和订单下单量,推动采购计划由供应端向需求端转化;充分发挥集采降本优势,严格执行“应招尽招、首先公开”的方式,扩大公开招标和公开询价的范围,利用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二是根据矿井生产进度及节奏的变化,建立“安全库存+到货缓冲期”机制,充分运用供应链平台采存一体化中多维平衡利库功能,实现物资采购集中下单、分批到货,进一步压缩仓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