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推荐 > 正文

逆风扛压谋突破 锚定目标再冲锋

日期:2025年04月16日 09:43 文章来源:宣教中心 作者:樊春立 点击数:

——从一季度经济运行看中煤新集的挑战与突围

2025年一季度,煤炭与电力市场的“倒春寒”比预期更凛冽。环渤海港口煤价跌至四年低位,电价受新能源挤压持续下行,行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面对这场生存考验,新集公司全体干群迎难而上,在一季度交出了一份“有压力、有韧性、有突破”的答卷。这份成绩单背后,既有逆境中的亮点,也有亟待破解的难题,更蕴含着破局突围的方向。

直面挑战:市场下行远超预期,经营压力持续加码

当前,煤炭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国际市场上,全球煤炭贸易量持续萎缩,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加剧能源出口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新能源装机量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超2亿千瓦,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电力市场“风光”挤占“火电”的趋势不可逆转。安徽省内,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1.6%,煤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600小时,电价较预算下降0.0383元/千瓦时,直接影响板集电厂利润超1亿元。

更严峻的是,煤炭售价持续走低。5500K动力煤价格从2024年9月的870元/吨跌至676元/吨,降幅达22.3%。一季度,公司煤炭综合不含税售价同比下降14.70元/吨,利润总额较预算减少0.97亿元。与此同时,客户对煤质要求愈发苛刻,亏吨亏卡纠纷激增,回款率较计划下降7.87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同比减少23.43%。市场“寒意”传导至企业,考验着公司的生存智慧和抗压能力。

韧性突围:逆境中的四大亮点

尽管困难重重,公司仍在一季度展现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改革魄力,为全年攻坚积累了宝贵经验。

亮点一:安全基础稳如磐石,生产质效逆势提升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季度,公司保持安全生产稳定的良好态势,利辛矿业通过一级标准化矿井初验,刘庄矿业获评二级标准化矿井。在安全“硬约束”下,生产组织展现韧性:商品煤产量超预算36.36万吨,煤质创4618卡/克新高,掘进进尺同比增加571米。尤其刘庄矿业成本降幅超20%,成为全公司的“降本标杆”。这些数据表明,越是市场低迷,越需要夯实安全根基、优化生产效能,这是抵御风险的核心竞争力。

亮点二:成本管控刀刃向内,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当市场价格逼近成本红线时,“降本节支”就是企业的生死线。一季度,公司商品煤单位完全成本较预算下降47.39元/吨,降幅10.67%。这一成绩源于三项硬核举措:一是通过优化采掘布局降低吨煤成本,刘庄矿业成本降幅达22.33%;二是强化修旧利废和物资回收,盘活闲置资产;三是严控生产性支出,确保资金精准投向安全、技改等关键领域。

亮点三:改革攻坚提速加码,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改革是破局的关键。一季度,公司完成20项改革清单任务,全年目标的即将过半。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覆盖各级管理人员,三项制度改革推动“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落地。科技创新方面,利辛发电“煤炭低碳清洁燃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刘庄矿业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即将上线。改革与创新的“双轮驱动”,正在重塑企业内生动力。

亮点四:转型项目加速落地,对冲效应逐步显现

在传统能源承压时,新能源与煤电联营项目的推进成为重要对冲。利辛南部1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面开工,三座在建火电厂主厂房、烟囱等节点工程均按计划完成,刘庄矿业二水平延深工程进尺完成率132%。这些项目不仅是未来的利润增长点,更是公司从“煤电独大”向“多能互补”转型的战略支点。

破局之道:从“过冬思维”到“破冰行动”

一季度成绩固然可贵,但必须清醒看到:煤炭市场尚未触底,电力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部分矿井库存顶仓、现金流预警线承压、人才老龄化等问题亟待破解。面对挑战,全体干群需凝聚共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三个坚持”推动破局突围。

坚持安全为基,筑牢发展底线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当前,矿井灾害治理难度加大,新项目施工风险增多,必须始终绷紧安全之弦。要以“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整治”为契机,杜绝“重生产轻安全”的侥幸心理,强化高风险作业全流程管控,确保“无视频不作业”刚性执行。领导干部更需以“归零心态”抓安全,扭转管理松懈苗头。

坚持市场为王,打好销售攻坚战

在产能过剩时代,“以销定产”成为生存法则。销售部门需双管齐下:一方面稳住长协电煤“基本盘”,确保履约率不低于90%;另一方面抢抓现货市场,通过电商竞价、客户走访挖掘新需求。电力营销要盯紧现货交易规则,争取高价时段多发满发。只有打通产销“任督二脉”,才能消化库存、保障现金流。

坚持创新驱动,激活内生动力

降本不能只靠“节衣缩食”,更要靠技术创新。要加快选煤厂智能干选改造,进一步提升煤质溢价能力;推动刘庄矿业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全面上线,实现成本精细管控;深化“小内脑+大外脑”科创模式,攻关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唯有创新,才能从“红海搏杀”转向“蓝海领航”。

信心之源:向光而行的底气与机遇

逆境之中,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公司的信心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战略布局的前瞻性。“两个联营”项目稳步推进,2026年三座火电厂投产后,煤电一体化优势将充分释放;新能源装机目标明确,利辛二期风电、毛集光伏等项目储备充足,能源结构加速优化。

二是成本管控的竞争力。公司商品煤成本较周边企业低5%-8%,在行业普遍亏损时,这一优势将成为“活下去”的关键筹码。

三是改革创新的持续性。2025年,43.47%的改革任务已完成,“双百行动”进入收官阶段,三项制度改革激发的人才活力,将成为应对市场波动的“软实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既是一份“体检报告”,更是一声“冲锋号角”。当前,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但宏观经济向新向好的大势未变,公司“存量提效、增量转型”的动能正在积聚。全体干群需以“逆水行舟”的清醒、“滚石上山”的韧劲,将压力转化为提质增效的行动力,将挑战转化为改革创新的突破口。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必会来临。只要我们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新集公司定能在行业洗牌中勇立潮头,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