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面对百年变局、能源革命深化与改革发展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融入治理发展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公司不仅顶住压力稳健前行,更全面落实“存量提效、增量转型”战略,加速构建煤炭、煤电、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转型突破注入了红色动力。
把稳政治方向,筑牢发展根基。公司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公司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体系。五年间,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00余次、中心组专题研讨50余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百余期,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通过“六学联动”“两学两提”等创新方式,推动党的理论进矿区、到车间、入班组,覆盖全体职工。完善治理机制,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原则,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前置研究事项清单,五年来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超千项,涵盖战略、项目、投资、人事等关键领域,有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构建起以“一章程、一办法、三规则、五清单、一手册、一汇编”为框架的制度体系,清晰界定各治理主体权责,推动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协调高效运转。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并在“双百行动”年度考核中获最高等级。履行责任担当,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和集团部署。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能源安全、“双碳”目标、国企改革等重大部署,对接集团公司“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持续深化“两个联营”。在能源保供关键时刻,公司党委靠前指挥,带领党员职工克服困难,超额完成电煤长协任务,累计让利社会超百亿元。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冲锋在前,展现了央企的使命担当。
聚力深度融合,激活发展引擎。公司紧扣党建服务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创建并实践“新集先锋”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的有效路径。打造党建品牌矩阵,深入开展党建品牌“三级联创”,形成“1+X”品牌体系,实现“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广泛实践“党建+”模式,在安全生产、提质增效、改革创新、项目建设等10个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三融三强”党建品牌获评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三位一体”融党建入选集团公司品牌目录。聚焦项目攻坚克难,全面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针对生产经营痛点难点,精准设立“党员先锋工程”、“支部攻坚项目”。在煤矿智能化、深井矿压治理、水害防治、煤电建设、新能源开发等关键项目,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五年累计设立攻坚项目220余个,创建责任区、示范岗500余个。在科研攻关中,党员骨干勇挑重担,主持完成的《复杂条件煤矿巷道快速智能掘进工程示范》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省部级嘉奖。强化考核驱动融合,建立党建与业务“双KPI”考核机制,实行差异化评价,并将党建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绩效、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加大权重。通过“动态督导+定期督办”“会诊式”调研等机制,确保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同部署、同落实、同提升。
夯实组织基础,打造坚强堡垒。坚持重心下移,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组织体系,严格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动态优化组织设置,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公司党委及基层党组织按期规范换届,新成立煤电、新能源项目临时党委。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累计打造公司级示范(品牌)党支部58个,超10个支部获评集团及市级以上示范。建强骨干队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施“头雁工程”提升履职能力。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选拔复合型人才担任支部书记。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五年发展新党员近500名,生产一线和高知识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实现“空白班组”动态清零。创新开展“政治生日”、情景党课、线上学习、红色教育等活动,利辛矿业“党建红筑牢矿区安全强”等做法有效激发了党员活力。健全制度保障,持续完善党建制度体系,五年完成百余项制度“立改废”,编印《党建规章制度汇编》。出台《基层党支部议事规则》及“双十条”权责清单,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足额落实党组织工作经费,强化工作阵地保障。守护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制定党管安全责任方案,构建“1+3+9+25”工作模式,深化“党员身边无事故”等实践活动。在重大灾害防治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突出,阜阳矿业党员攻关小组成功破解深井矿压世界级难题,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汇聚人才力量,激发企业活力。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突出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注重在安全生产一线、项目建设前沿、改革攻坚和扭亏脱困等关键岗位选拔使用敢于担当、善谋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党委管理干部中“80后”占比显著提升,“90后”骨干崭露头角,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深化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严格考核兑现。刚性推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构建“三层七级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实行全员市场化公开招聘,比例达100%。加强培养锻炼,实施“远航计划”、“启航计划”、“青马工程”,分层分类培训干部数千人次。注重实践锻炼,有计划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和重大项目磨砺成长。大力引进培育电力、新能源等领域紧缺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校企合作等多渠道广纳贤才。坚持严管厚爱,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个人事项报告、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担当。大力选树宣传“大国工匠”“中国好人”“央企劳模”等先进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深化纪律作风,营造清朗环境。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压实责任清单并签订责任书。党委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支持纪委履行监督专责。建立党委纪委定期会商机制。高质量完成集团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形成长效制度成果40余项。建立健全内部巡察体系,完成多轮全覆盖“政治体检”。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整合纪检、巡察、审计、财务、法务等监督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突出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及集团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紧盯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煤炭销售、选人用人等关键领域廉洁风险,精准防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扎紧制度笼子,打造“清廉新集”文化品牌,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弘扬正气服务职工,深化“树正气、转作风”行动,坚决整治诬告陷害、为官不为、落实不力等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矿山智能化加速推进,员工体检服务升级,暖心班中餐广受欢迎,“两堂一舍”环境改善,文体设施日益完善,困难帮扶精准到位。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凝聚起全体员工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