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公司:摸透行车“脾气”,守牢安全“底气”

日期:2025-08-05 文章来源: 作者:王亚东 点击数:


为切实提升职工对在用行车的操控能力,8月5日,设备维修公司利辛矿业机修车间技术员聚焦“懂性能、守规程、精操作”目标,组织开展行车操作专项培训。以理论结合实操形式,推动“十不吊”原则与“手指口述”工作法落实执行,为车间安全生产注入硬核保障。

深剖性能原理,筑牢理论根基

培训开始,技术员以车间在用行车型号为例,通过PPT图解方式,详解起升机构、运行机构的负荷极限与协同原理,清晰标注“额定起重量、工作级别、制动行程”等核心参数的安全数值。“知道行车‘能扛多少、能跑多快’,才懂操作的‘红线在哪’。”技术员还结合以往案例,剖析因性能误判导致的绳索断裂、结构变形等事故,让职工从原理层面理解“为何不能超载、为何要控速”。

聚焦规范操作,强化技能落地

“启动前查限位,起吊时试制动,落钩要稳对位,步骤错一步,风险显十分。”实操环节,技术员手持遥控器现场演示,从班前检查“看、听、试”(看绳索磨损、听电机异响、试制动灵敏度),到起吊时“慢起离地30厘米悬停检查”,再到手操行车“双人协同手势+口令”的手指口述配合,每个动作都拆解成“可复制、可验证”的标准流程。针对车间常见的“狭小空间吊装”“不规则重物起吊”场景,专门设置模拟训练,让职工在实操中掌握“找重心、稳平衡、避盲区”的技巧。

严守安全铁律,固化行为习惯

“指挥信号模糊——不吊!索具连接不牢——不吊!”培训中,技术员带领职工逐字逐句重温“十不吊”铁规,结合车间曾发生的“因捆绑歪斜导致重物摇摆”险肇事件,用“后怕”敲醒安全意识。为让规定“刻进骨子里”,现场模拟吊装作业全流程:职工边用手指向吊点、限位器,边清晰口述“吊点确认、重量核对、周围无人”,通过“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的闭环控制,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零遗漏、零失误”。

“以前凭经验,现在靠规范。”参与培训的职工坦言,通过系统学习,不仅摸清了设备“脾气”,更增强了安全底气。

此次培训以“理论筑基、实操提能、铁律护航”的立体化模式,推动安全操作从“要我遵守”向“我要遵守”转变,为车间筑牢了一道“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防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