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新集│利辛发电孙小标:在粉尘与酸雾间筑牢安全守护屏障

日期:2025-08-11 文章来源: 作者:刘凤振 点击数:


在利辛发电,灰硫专业始终是特殊的存在,这里有输送粉煤灰的密闭管道、有处理烟气的吸收塔,空气中漂浮的粉尘与潜在的酸碱腐蚀,时刻考验着从业者的安全意识。而灰硫专工孙小标,就在这片被称为“电厂环保咽喉”的区域,用自己多年如一日的坚守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成为同事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安全守护标兵”。


在“看不见的战场”排查隐患。灰硫系统的安全隐患,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迎峰度夏前,孙小标在查看#2机组吸收塔氧化风机运行工况时,注意到电流曲线有0.8安培的上升。“这两台风机刚检修完,试运后温度、振动、声音一直都正常,按理说不该有异常。”他没有放过这个“小数点后”的异常,当即要求进行检查。从风机本体检查到系统,最后通过冲洗疏通塔内氧化风管道解决了此问题,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塔内氧化风管道轻微堵塞,再运行一段时间就可能因管道堵塞造成氧化风供应不足,石膏生成品质恶化、浆液中毒,甚至环保超标。“灰硫系统的‘病’,就像人的慢性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拖成大病就晚了。”这是孙小标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发明的“听、摸、测、析”四字巡检法,在灰硫专业广为流传:听设备运行的异响是否夹杂气流异常声,摸管道外壁温度判断是否堵塞,用便携仪器测量各项参数,结合运行数据分析潜在风险。近年来,他凭借这套方法排查出吸收塔塔防腐层破损、气力输灰系统堵管等重大隐患6处,其中2次避免了可能导致环保超标与设备损坏的连锁事故。

制度落地的“铁面判官”。在安全管理上,孙小标是出了名的“认理不认人”。一次检修作业中,老师傅图省事省略了高空作业的双重保护措施,被他当场制止。“师傅,您干这行比我久,应该更清楚‘高空作业无小事’的规矩!”他一边严肃指出问题,一边亲自爬上脚手架检查安全绳及防坠器固定点,直到所有防护措施全部到位才允许开工。事后有人劝他:“都是熟人,差不多就行。”他却认真地说:“越是熟人越要严格,真出了事,我没法向他家人交代。”在他的带动下,灰硫专业外委队伍现场违章率急剧降低,灰硫专业也摆脱了“不放心专业”称号。

让“安全基因”融入团队血脉。“一个人安全不算安全,全员安全才是真安全。”孙小标深知这个道理。他作为灰硫专业负责人,把自己的安全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针对枯燥规程记不牢的问题,他推出事故案例分析法,让大家直面血淋淋的事故教训,畅所欲言剖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把预防放在工作首位;针对高风险作业,他组织人员编制三措两案,集思广益,制定模板;针对应急处置,他参与演练方案编制、演练及总结。只要涉及安全,他事必躬亲,把这份担当做到极致。

在电厂安全生产中,孙小标或许只是一颗“螺丝钉”,但正是这颗在粉尘与酸雾中始终紧绷安全之弦的“螺丝钉”,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机组的环保底线,也守护着每一位工友的平安。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安全标兵,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要把平凡的安全职责,做到极致的坚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