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煤报》阜阳矿业:向“新”发力 奏响绿色智能发展“奋进曲”

日期:2025-04-26 文章来源:阜阳矿业 作者:高闯 点击数: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新集公司阜阳矿业紧跟时代步伐,“新”发力以绿色为底色、智能为引擎、创新为驱动,奏响绿色智能矿山发展奋进曲”。

绿色为底,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

紧密融入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布局,阜阳矿业致力于打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矿山,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在制度建设层面,该矿全面修订完善生态环保责任制,构建起涵盖操作规范、过程监控、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的严密制度体系,为绿色发展筑牢根基。

强化生态源头治理是关键,该矿坚持“抑尘、减污、增绿”协同发力稳步推进环保取水改造、矸石山封闭大棚、“三废”治理等重点工程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技术与产品,积极探索充填、无煤柱等开采技术,从源头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打造美丽“后花园”为目标,该矿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创建方案落地。科学制定生态修复计划,及时对开采造成的土地和植被破坏进行恢复整治。升级矿山智慧管控平台,提升环保监测与治理水平;设置环保评价指标,常态化开展监督、考核和优化工作,全面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该矿通过持续升级压风余热利用系统,年回收利用能量约15000吨标准煤完善中水回用管路,地下水取用年减少70万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升。如今,矿区绿化面积拓展达38万平方米构建出“矿在园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花园式景观,生态底色愈发鲜明。

智能驱动,激活高效生产“新引擎”

面对千米深井复杂的开采条件,阜阳矿业积极引进前沿信息技术与先进设备,全力构建智能高效生产新模式让智能化技术成为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强力引擎。

在采煤工作面,智能化综采设备成为生产主力。111104智能回采工作面具备采煤机记忆截割、设备远程在线介入和集中控制等功能,机械化率达100%单班操作工人减少了20人,而产量翻倍,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智能化掘进设备同样为矿山生产注入强劲动力。该矿掘进头面按照“综掘机+自移机尾+单轨吊+液压锚杆锚索钻车+铲车”生产模式,设备配备远程集控系统和自动支护装置,较传统工艺提升20%。今年,综掘队伍在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的情况下,每循环减少1.5小时辅助作业时间,完成掘进工效0.074m/工,较去年同期提升1.4%。

新的一年,该矿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可视化视频监控煤矿智能主煤流AI识别系统项目升级,实现“少人、增安、提效”。同时,积极推动采掘机运通等专业系统智能融合,全力跑出智能发展“新势能”

创新破局,打造竞争优势“新高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阜阳矿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准布局一系列关乎企业长远发展、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的科技创新项目,打造竞争优势“新高地”

在灾害治理方面,该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接续开展千米深井地温、地压、标准化体系探索研究一体推进特殊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特殊区域灾害治理、特殊区段地压治理探索等工作,解决制约矿井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发挥“地压治理工作室”专班作用,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煤层的支护理论体系。加强地质保障,开展超前地质探查,推进底板灰岩水治理工程,实现灾害超前预警、地质透明化

优化采煤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该矿推行大采高复合顶板工作面小截深采煤工艺,将工作面截深从0.8m降低至0.5~0.6m,工作面圆班循环数由2.5~3个循环提高至4~4.5个循环,充分释放产能,实现精细化开采,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产系统技术应用上,该矿“机电运输管理提升巩固年”为契机,把控提、运、排、供等关键系统安全风险,提升矿井安全保障系数与生产效率秉持“强顶、固帮、卸底”理念,对工作面开展循环注浆和顶帮超前区域治理采用压茬循环式巷修模式,建立机械化作业线,改变以往“抢险式”巷修被动局面。

今年,该矿计划投入不少于6000万元研发经费,致力于完成不少于2项科研技术项目,全面提升各系统环节的科技水平,为守护地球家园、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展现出新时代矿山企业的担当与作为。

原载于2025年4月25日《中国中煤报》二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