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你这次演练使用时间34秒,没有达到30秒以下,还要加紧练习”在会议室内,生产办广大职工,神情专注,手中的自救器成为全场焦点——一场覆盖全员的地面自救器使用技能专项培训演练正在紧张进行。
演练现场,职工们在通防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反复操练着关乎生命的“30秒五步法”,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在模拟的紧急状态下做到分秒必争、毫厘不差。自救器启动后,内部化学氧装置立即开始工作,为佩戴者提供洁净氧气,隔绝致命的有毒有害气体,在灾难突袭时为井下逃生赢得宝贵生机。对于每一位矿工而言,这短短30秒的操作流程是否纯熟,直接决定着生死存亡。训练场上,汗水从职工们的额角滑落,但无人懈怠,千百次的重复只为将这“救命五步”刻入肌肉记忆,练成下意识的反应。
“井下发生灾害时,这30秒就是生死线。”拥有二十年井下工龄的老矿工王师傅抹去额头汗珠,展示着掌心磨出的厚茧,“过去总觉得这铁疙瘩是负担,现在每多练一次,就觉得离安全更近一步。”本次演练覆盖生产办全体职工,旨在确保每位井下矿工都能真正熟练操作这一关键应急装备。通防区技术人员强调:“自救器是矿工在井下最后一道生命防线。我们要求,无论新老员工,都必须做到‘30秒盲操’——蒙着眼也要准确无误地使用它,这是硬指标。”
小小自救器,在危难时刻就是矿工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每一次看似枯燥的重复练习,都是对安全底线的加固。矿工们用汗水与专注磨砺出的这份技能,不仅承载着企业对生命的最高敬畏,更是对自身安全最坚实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