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下行的煤炭市场形势,利辛矿业以提质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聚焦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推进增效创效、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盘活低效无效资产、强化欠款清收“四大举措”,打出一套降本攻坚的“组合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煤质管理算精账。降本是减法,增效是乘法,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关键要在增效上下功夫。该矿持续开展煤质“三提三降”工作,强化采掘源头、运输过程、洗选加工煤质管控,加大煤质检验、考核管理力度,完善“生产源头、仓储运输、洗选加工、配煤发运”全流程管控,增强煤质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等级,促进提质增收。同时,通过“采掘机运通”、除铁器杂物、分仓带煤到原煤入仓各环节进行过程管控,科学合理组织生产,提升块煤产率。坚持煤质与奖惩挂钩机制,加强煤质日常巡检和煤质追查分析,严格回采、掘进、过构造期间及运输环节的煤质管理,根据110502工作面实际情况,及时掌握断层、煤质变化规律,合理调整截割深度,改良割刀工艺,实行以质计产,合理调节洗选工序,严格控制原煤配比和水分,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该矿商品煤热量均保持在4700大卡左右。
严控节支算总账。该矿在“过紧日子”思想指导下,将成本管控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围绕安全、经营两个核心重点,通过推进各级干部“目标任务、考核评价、薪酬分配”一体化融合管理,形成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激励绩效考核体系,真正实现“干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依托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细化成本分析机制,对采购、生产等全流程实施动态监管,通过月度“解剖式”经营分析会精准定位成本异常环节,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效益增量。将设备材料集中管控作为细化成本核算的有效手段,及时将基层设备包保材料成本管控目标和责任规定落实到基层,加大外委转自修力度,完成采煤机、皮带机、乳化泵、综采变频器等53项自修项目,零星机加维修产值同比增加46.49%,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岗的量化分解、责任包保体系,使企业保持低成本运营。
人才培养算大账。该矿通过广泛开展岗位建功、劳动和技能竞赛、名师带高徒技能传承等活动,全面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岗位能手。丰富和拓展“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井上培训车间”等载体,推动业务骨干管理、培养、使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目前,该矿顺利完成五小创新成果43项、技术服务成果54项等多项技术攻关项目。此外,该矿通过制定员工队伍素质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加大井下一线岗位的专项培养,切实打造一批“三有”岗位能手。走进该矿综采队学习工作室,风采展示栏的荣誉榜详细介绍着该队完成的“五小”创新作品,这些“小发明”让日常工作更加安全可靠、设备配件搬用省时省力。每一次技术优化与生产的深度融合,都将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