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灯与星辰

日期:2025-04-23 文章来源:保卫部 作者:李芡芡 点击数:


在岁月的的长河中,新集矿区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记载着老一辈的奋斗过往,也书写着新技术带来的革新篇章,于晨光暮色的交替间,不断发展、蜕变,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辉煌故事。

凌晨四点的新集矿区,矿灯在巷道深处连成银河。我站在副井口,看着夜班矿工们升井,安全帽上的反光条在探照灯下闪烁如星。四十年前,老一辈们初踏入这片矿区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芜之地,只有简陋的工具和满腔的热血。那时候,开采工作全靠着人力一锹一镐地挖掘,矿工们头戴安全帽,身着粗布工装,在昏黄的矿灯下,弯着腰,在狭窄的巷道里艰难劳作。他们的脸庞被煤尘染得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浑然不顾,只为能多挖出一些煤炭,为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今天,这座现代化矿山正以另一种光芒照亮时代的夜空。

主井天轮转动的声音惊醒了黎明。在采煤机轰鸣的间隙,我听见了另一种脉动——新集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晨读声正穿透薄雾。公司为职工建起的一座座公寓或小区,让矿工子弟在童话城堡般的校舍里成长。里,智能烘干系统熨烫着带有体温的工装,职工食堂的明厨亮灶蒸腾着地域特色的牛肉汤热气。这些温暖的细节,像煤层里闪光的镜煤,折射出新集对生命的珍视。

当你走进每座矿区的智能化调度中心,你会看到那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三色曲线。煤炭板块的深灰色曲线沉稳如大地,煤电板块的橙色曲线跃动似火焰,新能源板块的绿色曲线舒展若春藤。煤、电、新三股力量在数字空间交织,如同淮河、窑河、西淝河在此交汇。当光伏板在采煤沉陷区的水面上铺展成海,当我们电厂的余热温暖华东地区,新集人正在重构能源的生态图谱。

公司档案室里泛黄的图纸讲述着峥嵘岁月。1991年突破华东地区复杂地质条件限制的创新工艺,2016年建成安徽省首个智能化工作面的技术突围,2022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的荣耀时刻,这些里程碑在煤壁上刻下年轮。你随便找一位公司的劳模,都能看到他们"百宝箱"里,一定收集着三十年来的废旧零件,那些重新焕发生机的螺栓与齿轮,诉说着节俭基因如何融入企业血脉。

暮色中的光伏矩阵如万顷琉璃,倒映着漫天霞光。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正进行着跨省域的电力调度,储能电站的指示灯像夏夜的萤火虫明明灭灭。在这里,传统矿工的后代转型为新能源工程师,他们调试设备的背影与父辈抡镐的身姿重叠成时空的蒙太奇。当第一度绿电并入华东电网的瞬间,控制室里爆发的欢呼,与十年前第一车煤炭出井时的号子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星光再次点亮矿区时,各大矿区办公楼前的电子屏滚动着全力构建煤炭、煤电、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誓言。我看见退休矿工在光伏鱼塘边垂钓,年轻的技术员在井下调试机器人,志愿者服务队的红马甲穿梭在乡村振兴的田野。新技术的革新并没有让矿区忘记老一辈的付出,相反,是在他们打下的基础上,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这座不断生长的能源之城,正以谦卑的姿态俯身大地,将亿万年前储存的阳光,转化为驱动时代向前的永恒动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