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今年七十六岁了,在我的心中,她一直是一位坚强而辛勤的农村妇女,她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将我们兄妹四人抚养成人;用超乎想象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生活里,正是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让我们能在人生的路上健康成长。
记忆中母亲很少生病,就连感冒发烧这种小病都很少会得。我也一直觉得母亲的身体是很好的。直到前几天我回老家和母亲闲聊的时候,她无意中提到自己的胃前段时间不舒服,有时会感到有种灼烧感。我感到有些担忧连忙说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却不以为然,觉得我小题大做。但她拧不过我的执拗,最终还是“屈服”了。
星期一,我请了一天假,一大早就带她去了县城医院。没想到看病的人格外多,医生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母亲感觉到有些紧张局促。小声念叨:“其实我真没什么事。”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笑着说;“我知道没什么,检查一下更放心嘛。”随后医生在询问了病情后,安排了我们做胃镜检查。可周一做胃镜的人太多,母亲排到了倒数第二个,我们一等就是三四个小时。
等候的间隙,进进出出的病人看得我们心里发沉;有的病人出来后麻药没过,还需要家属搀扶;有些年纪大的,出来后表情很痛苦。这些,母亲都看在眼里。我知道她本来就畏惧做胃镜,这会儿更是坐立不安,不停的来地踱步,脸色凝重。我上前安慰她:“别害怕,我们做的是无痛,不会有什么感觉的。”母亲嘴上说着没事,眼里的忐忑却藏不住。
挨到中午,终于轮到我们了。母亲深吸了一口气,按医生的叮嘱喝了一小支口服麻药,侧躺在了病床上,医生关上门的一瞬间,我心里突然七上八下,也开始像母亲刚才那样来回踱步。这时医生突然开门,我还以为做完了,想进去看看,却见他又叫来另一位医生。透过门缝,我看到母亲侧躺着,脸上套着嘴套,嘴里插着一根透明管子,闭着双眼。
那一幕,像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住了我的心。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母亲--如此虚弱,全然没有往日的精神气。那一刻我才猛然醒悟:母亲早已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超人”,她只是个需要被照顾的普通人。她一直在努力扮演着强大的角色,而我们也习惯了享受她的庇护,却从未真正留意过她的付出与辛苦。
门再次被关上,每一分一秒都变得格外煎熬。我攥紧拳头,试图从指尖的力量里寻找一点安全感。直到医生再次把门打开叫家属,我一个箭步冲了进去。医生拍了拍母亲,她才缓缓睁开眼,“可以出去了。”医生说。我点点头,连忙上前搀扶着母亲,麻药劲还没过她的意识尚不清醒,脚步虚浮,我扶她到医院走廊的椅子上坐着。她闭着眼,眉头微微皱着。望着她泛白的头发和眼角的皱纹我才惊觉,母亲真的老了。
过一会儿她缓过神,第一句话竟是安慰:“不疼,真的不疼。没有我想象中的可怕。”我轻声:“好,不疼就好。”拿着报告单去找医生,听到那句话“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胃炎。我给你开点药,平时要注意......”我和母亲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回家的路上,母亲躺在病床的画面总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心里充满了内疚与自责。长大后我们总在追寻事业的成功,家庭的美满,这些固然没错,却常常忘记了身后逐渐年迈父母。他们从不是天生的“超人”,只是凭着“超人”般意志,拼尽全力想让我们过得好。而现在,该换我们多陪伴关心他们,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生活的点滴,常回家看看让我们成为父母的坚强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