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备战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第八届安徽省煤矿救援职业技能大赛、中国中煤第四届煤矿救援技术竞赛、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3项矿山救援行业重大赛事,救护大队团支部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引领、组织、服务功能,贯彻执行保安、育人、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投身到赛事备战工作中,为提升训练质效贡献组织力量。
坚持思想领航,激发内生动力
面对安徽省和中国中煤两项赛事时间间隔短、竞赛项目不同、场地布置不明确、新技术新项目融入和队员老龄化等客观不利因素,大队团支部积极响应大队党委号召,团支部书记担任竞赛集训队指挥员,全身心带领数名青年队员投入封闭式集训中,在备战竞赛的同时,抓牢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青年指战员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建功立业,以时不我待、用我必胜的信心,敢拼敢闯、善作善为,为展现公司及救护大队形象、促进救援技术进步、实现人生价值做出无悔拼搏。
坚持勤学苦练,铸就过硬本领
大队团支部配合集训队教练组充分分析救援竞赛面临的人员、场地、器材等种种难题,坚持优势要保持、短板要攻坚的定位,持续引领青年披荆斩棘、共克时艰。一是耐得住枯燥,在开局即封闭的岁月里,采取“朝五晚十”的作息模式,每天早晨五点准时起床开始体能强化,场地上时不时响起“步子迈大点”“要冲刺了”等激励声音,到晚上10点全是呼吸器反复拆装的碰撞声;二是吃得下苦闷,在呼吸器操作项目上,几名队员的双手经常在狭小的呼吸器内进行拆卸、安装部件,长期的操作致使大拇指和食指一直处于红肿状态,指甲也是久经摩擦、难以再生;三是经得起锤炼,在综合技能训练时,队员们每天抛300kg重物6次、锯直径20cm圆木6段,背负15kg氧气呼吸器在赛道上反复冲刺,每天训练场地都是“加油”“马上结束了”的坚强口号,直至几名队员精疲力尽,躺在赛道上贪婪地呼吸。通过持续2个月的昼夜奋战,集训队员们的业务、体能、操作水平等得到很大地提升。
坚持集智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为打破以往竞赛成绩的桎梏,青年队员们不断摸索实践,力争突破现有成绩。在呼吸器操作训练上,持续优化拆装顺序、放置位置、安装手法,拆卸、组装流程进一步完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急救包扎训练上,队员们对照竞赛规则反复研究、推敲《国际矿山医疗急救手册》中有关各类创伤的急救,对烧烫伤、创伤、骨折等伤情进行最优化、最合理处置,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完成时间;在综合技能竞赛项目上,反复地对液压剪刀剪切、搬运40kg假人、抛投300kg重物操作进行动作调整、优化;在业务理论、模拟救灾等竞赛项目上,青年队员们也是坚持创新为先,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为训练成绩提高、训练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接下来的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岁月里,大队团支部坚持驰而不息、锲而不舍,为集训队提供思想、组织保障,为训练成绩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带领新集应急救援青年在奋进之路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