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监察局始终坚持事故“可防、可控、可避免”的理念,在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上下实功夫,在压实安全责任上下真功夫,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上下细功夫,在加强现场安全监管上下严功夫,时刻在多维度彰显价值创造,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强化培训教育,筑牢安全“思想墙”。思想认识到位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是抓好安全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通过生动地讲解和实际案例,让职工深刻理解“守规矩”的重要性。二是抓好警示教育。基层区队严格落实“一周一案例”学习制度,通过分享安全事故案例,利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时刻敲响“警示钟”,警醒职工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三是抓好氛围营造。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利用好宣传橱窗、条幅、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先进典型示范,举办好“大安全例会”、无“三违”抽奖等活动,鼓励家属长吹安全“枕边风”,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树牢职工“守规矩”安全文化理念。
压实安全责任,构建制度“防护网”。责任落实到位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一是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人人有责、各负其责、权责清晰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投入保障、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奖惩等制度,做到详细、明确、可操作性强,构建好权责明确、相互制约、有效监督、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确保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严格落实安全奖惩办法,精准实施安全目标考核。严格安全履职问责追责,坚持监督检查从严、考核问责从严,加大对专业科室的隐患排查、风险管控、过程监督等履职考核力度,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全过程追溯,实施预防性安全问责。
做细隐患整治,撑起生产“保护伞”。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做到超前预防、群防群治,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一是健全治理机制。建立完善源头防范和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实施超前辨识预判、提前预警、远程监管监察、精准现场检查等措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二是细查严治隐患。要戴上“显微镜”深入现场查问题找隐患,认真开展顶板管理、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专项治理,对井上下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的排查治理,全面消除管理盲区和死角。三是严把关键环节。密切关注零点作业、周末作业等重要时段,紧盯不放心人、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确保问题真闭环、真整改、真到位。
严格现场监管,戴牢安全“紧箍咒”。面对复杂多变的煤矿安全形势,唯有坚持严格管理,才能有效遏制事故发生。一是建强安监队伍。优化完善垂直安全监管模式,提升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完善安监系统内部考核机制,保持“严管理、严考核、严问责”管理氛围,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现象,打造“四敢六型”安监队伍。二是加强现场监管。加大“三违”治理力度,认真落实“三违”治理八项举措,坚持“工人违章干部反省”“教育为主惩教结合”“重点管理体系考核”“区队自主安监督导”,从宣传教育、现场监督、严格考核、亲情帮教等方面入手,有效治理“三违”行为。三是推动硬核升级。重视“互联网+安全监管”,真正做到“无监控不作业”,分层级做好视频回放工作,逐步推广AI、电子围栏等新技术对“三违”行为自动识别、报警和记录,为安全监管加装“智慧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