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以来,铁运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保安促运、提质增效” 中心工作,落实“12356”党建工作思路,打造“铁运先锋 安全畅通”的党委品牌,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煤炭能源保供和物资运输注入强大红色动力。
聚焦政治建设 把稳思想之舵
铁运公司党委坚持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学习与民主议事,为工作开展奠定坚实政治基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上半年开展“第一议题”集中学习 1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5次、专题研讨2次。同时,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委班子开展读书班学习7次,班子形成7个方面10项问题,班子成员累计形成34项问题,均已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此外,通过开展庆祝建党104周年系列活动,凝聚党员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修订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上半年共计召开党委会18次,前置研究议题54个,确保决策科学规范。
夯实党建基础 筑牢发展根基
铁运公司党委坚持着力加强 “三基建设”,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组织5个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完善党组织建设,完成党支部书记任免和委员补选,上半年新发展预备党员4名,吸收积极分子2名。深化 “三级创建”,组织创建铁运公司党建廉洁文化园,逐步实现以站场环境提升、党建文化展现、党建文体活动开展、职工休闲健身等为一体的室外活动场所;组建 “党员先锋队” 开展塌陷区线路治理劳动竞赛。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加强与属地政府、学校间的沟通,开展铁路安全宣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铁运窗口单位效应,提升新集公司良好外部形象。邀请公司宣教中心与省市等地摄影家协会走进铁运,沉浸式参与铁运生产,展现矿区专用线的飞速发展;坚持党建带工会群团,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开展“庆七一、红歌大家唱”,“感恩母爱、走进铁运”等,持续激活职工热情,努力争取家庭助安、助廉支持力量。
加强干部管理 提升担当能力
铁运公司党委坚持紧盯 “关键少数”,强化干部管理。重新调整党建工作联系点等文件,压实领导班子责任。通过年度干部考核和述职评议,表扬先进、帮扶末位,上半年完成9名主管及副主管级干部轮岗交流,新提拔副主管2名。此外,制定印发了《铁运公司2025年培训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开展“车、机、工、电、道口”五大工种应知应会及安全业务全员培训,组织4名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安全从业资格证学习、取证。组织线路工等5个工种技能竞赛及各类应急演练,着力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紧抓宣传引领 凝聚发展动能
铁运公司党委坚持党管宣传思想工作,打造“一个主题专栏聚焦中心工作,一批短视频作品展现基层风采,一组典型报道弘扬先锋精神”的“三个一”宣传机制,依托 “报、刊、台、微、网” 全媒体传播体系,重新修订《铁路运输公司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在宣传题材的针对性和撰稿的质量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宣传的质效。2025上半年局域网发布稿件325篇,省级及以上融媒体发布22篇,千字稿件数量、图片新闻质量大幅提升,大力推行文字、组图、视频立体式宣传模式,宣传质效显著提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平台监控和统战工作。同时,深化文化赋能,宣传企业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深化廉政建设 筑牢廉洁防线
铁运公司党委坚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部署要求,通过廉政讲堂等形式开展廉洁教育,坚持党风廉政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加强日常监督和关键节点管控,针对巡察问题,已完成37个具体问题整改,制定(修订)制度8项,追责问责29人次。扎实开展“清廉新集”文化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阜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阜阳“一监”开展警示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一步凝聚全体党员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凝聚群团力量 激发干事热情
铁运公司党委坚持落实党建带工会、群团工作机制,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加强日常对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纲领性文件宣贯,宣讲公司改革发展成效,激发职工发展信心和工作热情。选拔建立青年安全监督岗员,常态化开展安全宣讲、零点夜查、隐患排查、作业标准督查,路外安全宣讲等活动,持续营造安全稳定氛围,围绕安全工作,选拔青年安全监督岗员,打造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发挥工会服务职能,开展好“警示+教育”双轮驱动的安全宣教模式,组织各类警示教育21场次、覆盖职工440人次;精准帮扶暖人心,落实“九项慰问”机制,累计慰问职工37人次,发放慰问金4.96万元;完成286名职工健康体检。
下半年,铁运公司党委将继续深化党建工作,突出政治引领,深化党建融合,强化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度任务指标高效完成,为公司构建煤电、煤炭、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贡献铁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