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培训中心紧扣公司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一流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集团及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意见,聚焦培训主业与运营管理,各项工作实现“双过半”,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指标双过半,业务攻坚见实效
培训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安全培训累计完成“三项岗位”人员培训929人,完成年度计划52.07%;班组长培训787人,完成年度计划70.65%;特种作业实操培训512人,完成年度计划56.76%。举办实操培训班14个,培训人员463人,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50.01%。专项培训方面,推进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技师技能强化等项目518人次,电力、智能化开采等新兴领域培训覆盖度提升35%。
基地与平台建设提速。实训基地完成64台(套)虚拟仿真设备搬迁及调试,新建成“体感式安全警示教育体验馆”并接待安全培训、大学生入企培训等10批次,VR灾害模拟使学员安全意识测试通过率从75%提升至89%。电力实操基地完成建设标准初稿编制,规划共享实训设备58台(套),预计节约建设成本120万元。数字化平台实现国产化替代项目招标落地,新增电力板块培训模块12个,构建“公司-矿厂-区队-班组”四级穿透式管理体系,考试档案电子化归档率、培训数据实时监控覆盖率均达100%。
运营管理效能显著优化。成本控制成效突出,可控成本支出占年度计划58.2%,办公费、差旅费等重点费用控制在预算10%以内,累计节约成本超120万元。安全管理实现“双零”目标,开展安全检查12次,整改隐患6项,培训场所零事故;学员课堂纪律督查12次,出勤率提升至98%,迟到早退现象基本杜绝。
创新举措亮点纷呈,赋能发展动能强劲
培训体系创新突破。推行“精准化分层培训”模式,为管理层增设风险管控、智能决策等实战模块,为基层员工强化虚拟仿真实训。实训科实施“分阶段开班策略”,1-3月开展冷门工种小班教学(每期14人),4-6月集中开设电气作业等热门工种大班培训(单期108人),培训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构建“师资双轨建设”机制,内部选拔2名矿厂业务骨干开展3个月专项培养,建立“专业知识+虚拟仿真实操”考核体系,外聘师资占比显著下降;引入高校教授、行业专家16人次,覆盖安全法规、智能化开采等领域,同步建立“必要性评估+课时考核”制度,师资成本持续下降。
数字化教学深度落地。安培科将虚拟仿真设备全面应用于瓦斯治理、综采设备操作等12门核心课程,实训内容精准化率达85%;考务科应用“数据驾驶舱”实时监控20余项考试指标,结合“实物操作+智能打分”系统,单场考试时长缩短40%,监考效率显著提升。
“体感式安全警示教育体验馆”成为特色品牌,通过VR技术还原20类典型事故场景,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学员应急处置能力考核优秀率达90%以上。
管理流程优化升级。建立“月例会+督办台账”双轨管控机制,将电力实操基地建设、培训平台开发等重点任务分解至6个科室,联合电力事业部开展现场调研,形成《电厂实训需求清单》,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在平台国产化替代中,解决20余项系统适配问题,指令传达效率显著提升。
推行“班主任全周期负责制”,创新“三跟一查”管理模式,即:跟食堂、跟宿舍、跟班级、查纪律。建立学员行为档案,迟到率明显下降;宿舍区设置“便民服务角”,卫生清扫频次提升至每日2次,学员满意度达90%以上。
跨领域资源整合提效。启动“煤电实训一体化”建设工程,联合电力事业部梳理26类实操项目,形成《电力实操项目能力矩阵表》,牵头编制《电力实操基地建设标准》,规划共享设备覆盖锅炉操作、仪表维护等8大工种,为跨板块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制度支撑。
下一步,培训中心将以“双过半”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强化精准赋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