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安保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保卫部以主动担当的姿态与前瞻布局的视野,深度推进智慧创新与安全保卫工作的全流程融合,通过理念革新、技术突破、数据整合和人才培育的多维发力,着力构建起智能化、高效化的安防体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理念先行,擘画智慧安防蓝图。近年来,公司智慧安防建设围绕“存量提效、增量转型”的发展思路,在顶层设计上,聚焦走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两淮地区煤炭行业“两个前列”目标,以构建“三个一体”管控体系为主要举措,结合公司实际,统筹规划了公司智慧安防建设的发展蓝图。在规划落实上,按照“一年搭框架、两年抓重点、三年全覆盖”工作部署,有条不紊推进实施智慧安防平台、智慧消防平台、门禁管理系统、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应急指挥系统等系统,投入无人机、智能巡逻机器人等装备应用于治安巡逻、铁路押运、安保勤务、应急处突等场景,初步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向“智”防的转变。
数据驱动,完善数据整合机制。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清洗、分析和共享。为安保工作各环节提供数据支持,在智慧安防区域划分、安全防控体系构建等多个安保场景中,提供信息查询、数据推送、风险比对等服务,助力安保工作决策更科学、行动更精准。例如,通过对历史安全事件数据的分析,能够提前预判安全风险高发区域和时段,有针对性地调整安保力量部署,提高安全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引领,打造智能安防体系。保卫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新技术与安保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套涵盖AI分析、智能预警、雷达跟踪等功能的智慧安防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效能。构建两级管理响应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建立保卫部技防监控中心、各驻矿保卫科监控室两级管理响应机制,明确各级职责和工作流程。规范事件预警、核查、处置、闭环工作流程,确保安全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实时监测警戒区域内的人员、车辆和出入口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并迅速调度安保力量进行处置。通过两级管理响应机制的建立,提高了安全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动态管控。
数据融合,提升安防决策效能。随着智慧安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保卫部将现有智慧安防、智慧消防、门禁系统、无人机操作平台、智能巡逻机器人系统、舆情系统等6套业务系统进行集中整合,建立全业务流程化管理,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视频监控管理标签化。通过数据汇聚平台,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全面、准确的安全信息视图。利用AI分析、雷达扫描等功能,对后台预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响应、及时处置。
人才支撑,保障智慧安防持续发展。智慧安防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保卫部按照年度“三个一批”人才队伍建设要求,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智能化安防发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岗位需求、专业类别、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等因素,优化企业内部安保人员调配机制,形成高效协同、结构合理的安保队伍。推动优秀人才参与安保培训教学以及新技术装备应用等工作,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价值。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考核,让职工熟练了解和掌握智慧安防系统操作应用。
展望未来,续写智慧安防新篇章。智慧安防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标志着公司地面安防监控进入了“3.0”时代。这既是安防设施升级的“一小步”,也是安全保卫工作转型发展的 “一大步”。下一步,保卫部将围绕智慧安防建设思路目标,打通治安防范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互联,优化管理工作流程,着力打造更高水平、更快效率的智能化安防体系。通过深化智慧安防与其他业务领域的融合,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智慧安防系统的性能和功能,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应用、数据融合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努力打造更加完善的智能化安防体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