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务实举措推动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工作落地见效
绷紧安全弦,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提质增效的基础保障。公司2025年度的提质增效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把安全管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树牢安全理念,拧紧思想总开关。要持续强化“守规矩”安全文化培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安委会的“必修课”,通过每日班前会、月度安全培训等形式,让“零死亡”的安全理念深植人心。特别是针对新集二矿、刘庄煤矿等重点区域,必须建立“灾害治理不彻底不生产”的刚性机制,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生产安全。
织密责任网络,打好管理组合拳。各层级要建立“唯一责任制清单”,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台设备、每条巷道。安监部门要当好“安全哨兵”,用好视频监控三级回看、无“三违”区队评选等创新手段,对“三违”行为既要从严处罚,更要建立“工人违章、干部反省”的连带机制。对于新能源项目分散偏远的特点,更要实施“一项目一策”专项管理,确保“小、散、远”项目也能管得住、管得好。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本质安全屏障。要像外科手术般精准治理重大灾害,重点推进新集二矿地面瓦斯区域治理工程,探索“以孔代巷”等新技术应用,让科技成为安全管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刘庄煤矿试点智能化长距离混凝土输送系统,用机械换人减少高危作业风险,真正实现“少人则安、无人更安”。
打好攻坚战,激活生产运营新动能
面对1850万吨商品煤产量、160亿度发电量的硬指标,必须拿出“闯关夺隘”的劲头,在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技术支撑上狠下功夫。
下好生产接续“先手棋”。针对刘庄矿业1308采区、阜阳矿业1105采区等接续重点工程,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全年“14安15撤”任务如期完成。对于盾构机作业线、六臂智能掘锚一体机等新装备,既要加快新集二矿盾构机始发进度,更要提前谋划利辛矿业的装备升级,让“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成为提效常态。
念好煤质管控“效益经”。从采掘源头抓起,像搭配营养餐一样优化煤层回采计划,避免多工作面同时过断层。加快刘庄选煤厂智能化改造,让煤矸分选精度达到“毫米级”;推进“粗粮做细”工程,开发1煤洗精煤新品种,把每一吨煤都变成“效益金矿”。电力板块要像炒股盯盘一样紧盯电网负荷曲线,利用午间现货电价低谷期做好设备消缺,在电价高峰时段全力满发,实现度电必争、度电增效。
打好技术创新“主动仗”。在深部松软煤层注浆改性、卸压护巷等“卡脖子”技术上,要组建跨单位攻关团队,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把新集二矿智能干选项目打造成行业标杆,让智能化减员100人的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把控成本阀,深挖节支降耗潜力
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必须拿出“铁算盘”精神,从采购到生产全链条控成本。在物资采购环节,要科学预测需求,实现“以量换价”;在生产环节,要推广“一优三减”模式,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减少井下人员、压缩生产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还要加强修旧利废管理,让废旧物资“变废为宝”,为企业发展增添新的效益增长点。
预算管理要像“紧箍咒”。建立成本预警“红黄牌”制度,对超预算支出亮红灯。推行车间级成本核算,把材料消耗与班组工资直接挂钩,让每个工人都成为“成本管理员”。重点监控电力板块的调荷避峰执行情况,把“削峰填谷”节电措施细化到每台水泵、每盏照明灯。
采购环节要打“精准牌”。供应商管理要实行“白名单+黑名单”动态调整,对生产商直采比例设定硬指标。像网购比价一样建立大宗物资价格波动预警模型,在钢材、电缆等价格低位时果断锁单。修旧利废不能停留在“拆东墙补西墙”,要建立废旧物资价值评估体系,让报废设备“浴火重生”。
日常管控要下“绣花功”。利用集团公司智控平台等系统,在矿区因地制宜推广“无纸化办公+电子化巡检”,把节约的每一张纸、每一度电都计入成本考核。对于外委项目,要像家庭装修一样严审必要性,能自主施工的绝不外包,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变成利润增长点。
点燃创新引擎,培育转型升级动能
提质增效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要通过创新开辟发展新赛道。它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和服务优化。
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既要着眼国家“十四五”智能掘进示范工程这样的“高大上”项目,也要重视一线职工的“五小”发明。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共享机制,让攻克技术难题的团队享受“技术分红”。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上,要像备战高考一样准备年度评价,确保创新绩效指标全面达标。
产业转型要“多点开花”。上饶、滁州电厂建设要跑出“新集速度”,确保年底前首台机组并网。新能源开发要打好“组合拳”,既要用好煤电配套指标,也要探索农光互补、储能电站等新模式。在利辛县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基地,让煤炭、煤电、新能源形成“铁三角”协同效应。
深化改革要“刀刃向内”。推行管理人员“赛马机制”,对连续两年考核垫底的干部坚决调整。薪酬改革要打破“大锅饭”,让苦脏累险岗位收入增长看得见、摸得着。在江淮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要像备战数字化会战一样做好数据治理,确保系统上线即能用、用即见效。
筑牢风险堤坝,护航稳健发展航程
越是攻坚期,越要防范“黑天鹅”“灰犀牛”。我们要以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性,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政策变化及内部运营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合规管理要织密“防护网”。建立重大项目法律合规“预检”制度,像体检一样排查合同风险。针对刘庄煤矿环评手续等历史遗留问题,要成立专班攻坚,把合规整改做成“样板工程”。
资金管控要算好“平衡账”。融资管理要像家庭理财一样精细,长短债搭配做到“不断档、不浪费”。对于农民工工资支付,要建立“资金池+预警线”双重保障,绝不允许触碰政策红线。
生态环保要坚守“生命线”。把板集煤矿绿色矿山创建当作政治任务,高标准完成储煤场封闭、雨污分流工程。在瓦斯利用上做足文章,让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既减排放又增效益。
以实干之桨荡起发展之舟
公司的提质增效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把办公室搬到井下巷道、电厂集控室、项目工地。全体员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把降本增效转化为自觉行动。只要我们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狠抓50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定能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