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推荐 > 正文

“炎”值担当 | “经验都是汗珠子砸出来的!”

——刘庄矿业:贺树林的机电“巡诊”十二时辰

日期:2025年08月20日 08:40 文章来源: 作者:陆刚 点击数:



从出大力、流大汗的人力挖煤,到机械化、自动化割煤,再到井下远程遥控采煤、一键启停……历经不同阶段采煤方式的革新,如今的矿工们体验到了改革创新、智能化建设带来的便捷和安全。但,拼汗水、有担当、讲奉献……依然是煤矿工人当下的真实写照。

凌晨4:00,床边的手机骤然亮起,刘庄矿业综采一队机电跟班队长贺树林摸索着关掉闹铃,借着窗外微弱的晨光起床洗漱,生怕惊扰了熟睡的妻女。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踏上了通往矿区的路。

4:30,东方的天空已悄悄泛起鱼肚白,运煤火车的长笛“呜——”地一声,划破了矿区外围的宁静。此时,生产楼内早已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当班任务:对150806工作面的设备进行例行检修!”5:20的班前会上,队长王孝森敲着黑板,反复强调安全要点:“最近天儿热得冒火,干活儿时千万绷紧安全这根弦!”贺树林听得认真,使劲儿点头。

5:50,贺树林和小徐麻利地穿戴好防护装备,熟练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罐帘已插,OK!”随着把钩工一声洪亮的指令,罐笼稳稳下沉。矿灯的光束在幽深的井筒中跳跃闪烁,宛如撒落的点点星辰。

“50米、100米、200米……”6:30,小徐坐在乘人车里,看着井壁上飞速后退的数字。身旁的贺树林摩挲着自己手背上厚厚的老茧——那是多年在综采机电一线摸爬滚打磨砺出的“勋章”。“小徐,可要记牢喽,”他突然开口,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咱机电工的眼睛得像探照灯,耳朵得像雷达!设备虽不会说话,但发热、怪响、抖动,都是它打的小报告!”

7:20,一抵达工作面,机器散发的滚滚热浪瞬间就把人裹了个严实。不过,这对贺树林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兄弟们辛苦啦!赶紧收拾收拾去坐乘人车吧。”7:40,早班人员精神抖擞地奔赴各自岗位,与夜班兄弟麻利地交接班,同时对现场环境和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隐患排查。

8:00,工作面采煤作业准时启动!伴着采煤机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乌黑发亮的煤炭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贺树林在液压支架间灵活穿梭,紧跟着采煤机移动,双眼像扫描仪一样,紧紧盯着它的运行状态。汗水早已浸透他的后背,黑色的煤灰混着汗珠,在他脸上画出了一道道独特的“迷彩”。

9:20,采煤机猛地发出一阵刺耳的异响!贺树林像离弦的箭,“嗖”地冲上前,精准地拍下急停按钮。“八成是截割部齿轮箱在闹‘高烧’。”他蹲下身,手掌一摸滚烫的设备外壳,立刻印证了猜想。

“得争分夺秒解决它,不然整个工作面都得‘趴窝’!”贺树林一边说着,一边利索地拆开防护罩,露出里面复杂的齿轮结构。十分钟后,故障点终于现形——润滑管堵了!“快!把备用滤芯拿来!”他果断下令,动作快如闪电。9:40,采煤机重新启动,轰鸣声再次响彻巷道。

10:45,采煤机停止作业,贺树林立刻带领大伙儿投入战斗:清理工作面环境卫生,对设备展开全面“体检”与保养。

“小徐,快拿工具!油缸得换密封圈。”11:20,贺树林在检查工作面支架时敏锐发现,6#支架的护帮板动作迟缓,立马招呼小徐。两人合力排查,揪出元凶——油缸穿液。二话不说,立即更换密封圈。

12:30,贺树林和小徐坐在控制台旁的小板凳上,打开饭盒,边囫囵扒饭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控制面板——开关自动检测漏电试验的数据正在跳动。“小徐快看!破碎机绝缘值昨天还50呢,今天只剩30了,肯定有猫腻!”贺树林眉头紧锁。两人匆忙扒拉几口,撂下饭盒就朝破碎机奔去。

“一般出这状况,就两大‘元凶’。”13:15,站在轰鸣的破碎机前,贺树林打开机盖,一边熟练检查,一边给身边的小徐当起“导师”,“一是潮气作怪,导致绝缘性能‘跳水’,塞点干燥剂就能搞定。二嘛,就是今天这情况——你瞧,冷却水出水口几乎没水流,说明管路‘肠梗阻’了,温度能不高吗?咱们给它来个‘反冲澡’,把堵住的脏东西冲出来就成!”

话音未落,贺树林已麻利地连接好反冲设备,精准调整水压。随着水流强力倒灌,“噗”地冲出一小块碎屑,水道瞬间畅通无阻。小徐看得连连点头,由衷赞叹:“贺队,跟着您干,真是天天涨见识!”

贺树林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笑着说:“干咱这行,经验都是汗珠子砸出来的!多看、多问、多动手,‘疑难杂症’自然就变‘小菜一碟’。”小徐听了,眼神里满是钦佩,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贺队。”小徐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小本本,翻到最后一页,有点小得意,“我编了个检修口诀:电机要摸温,阀组要听声,链条要查紧,变频要清尘……”

贺树林接过本子,煤尘在夕阳里飞舞,落在纸页上,像撒了把星星。他笑了:“设备也是有‘记性’的。你用心对它,它记着;你糊弄它,它更记着!”放下记录本,贺树林抬眼看了看时间——14:50了!他站起身,用力拍了拍小徐的肩膀,“走,下早班!回家睡个踏实觉。明早儿,咱接着来‘伺候’这些宝贝疙瘩。”

16:00,缓缓上升的罐笼稳稳停住。井上的风裹着阵阵蝉鸣吹来,吹干了贺树林工装上大片大片的汗渍,却怎么也吹不掉那些深深浸染的油污——那是劳动者闪亮的勋章!

“爸爸辛苦啦!”回到家时,已是17:30。贺树林推开家门,餐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家人暖融融的笑容瞬间涌来,一股暖流冲散了所有的疲惫。

热点新闻